万热网 > 生活 > 正文

​一般人能喝几瓶啤酒(一般人喝几瓶啤酒算正常)

2024-04-03 08:01 来源:万热网 点击:

一般人能喝几瓶啤酒(一般人喝几瓶啤酒算正常)

一般人能喝几瓶啤酒。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普通人的体重也就不会超过100斤。如果是那些身材苗条的女性,她们的体重可能会达到200斤左右。但是,在印度,有有一个女孩,她的体重竟然达到了惊人的300斤,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这个女孩名叫辛格,她出生于印度的一个贫困家庭。辛辛格从小就非常喜欢吃甜食,所以她的身材一直保持得非常好。

“我再也不敢这么喝酒了!”刚在鬼门关转了一圈的王先生心中默念道。

王先生今年47岁,家住在哈尔滨,和朋友聚会时,因为一时兴致猛喝了15瓶啤酒。就在他准备回家时,突然感觉四肢无力,瘫倒在饭店门口。一同聚会的朋友吓坏了,连忙将王先生送至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急诊科。

经过仔细的检查和询问,医生发现,王先生患上了大量饮酒引发的低钾血症

不过好在送医及时,王先生“捡”回了一条命。然而,在现实当中像王先生这样幸运的人并不多,饮酒致死的新闻年年都在发生。

年关将至,今天小九就和大家好好讲讲“喝酒”这件事!

一、喝下去的每一滴酒,都在身体里经历了什么?

当你喝下一杯酒后,约10%的酒精会通过胃进行代谢,还有少量酒精可以通过尿液、汗液、呼吸排出体外,剩下90%的酒精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肝脏完成代谢过程。

肝脏代谢酒精的过程,主要分为3个步骤。

首先,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酒精会转化成乙醛(一级致癌物);随后,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乙醛会转化成为乙酸;最后,通过三羧酸循环的生化反应,乙酸会被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这一过程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但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酒精代谢的情况也有所差异,而这主要与“乙醛脱氢酶”有关。

国际性学术月刊《Cell Research》上的一篇《中国代谢解析计划对 10588 例样本的深层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中国人里,约40~50%的人天生缺乏乙醛脱氢酶

乙醛脱氢酶相对缺乏的人,无法将乙醛完全转化成为乙酸,导致乙醛(一级致癌物)在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越喝脸越白和越喝脸越红,是咋回事?

在酒桌上,我们通常会遇到两种人,一种是稍微喝一点酒,脸色突然就变红了;另外一种是酒喝得越多,脸色越白……

这两种情况的发生,依然与肝脏代谢酒精的过程有关。

喝酒脸红,是因为酒精分解的速度过快,使得后续乙醛的分解速度跟不上,来不及完全转化成为乙酸,积累在体内,便可导致毛细血管扩张,产生脸色通红的现象。

但比起喝酒脸红的人,喝酒脸白的人更“惨”一些,这是因为他们在第一步——分解酒精时,酶的数量和活性就比别人更差。由于酒精无法及时分解,大量酒精进入血液,会使外周的毛细血管快速收缩,导致血液向体内核心区域集中,皮肤变得苍白起来。

不少人以为这种人的酒量非常好,殊不知,他们不仅容易发生急性酒精中毒,还要面临大量摄入酒精带来的肝癌风险。

三、你为什么戒不掉酒?

既然知道喝酒对身体有害,为啥有的人还是戒不了酒?

当一个人产生了酒精依赖,这其实是神经适应的结果。酒精进入人体后,大脑内的多巴胺浓度会随之升高,产生一种愉悦感。一旦不喝酒了,神经系统缺乏酒精所带来的刺激,人就会因此变得无精打采,产生各种戒断反应,例如躯体功能发生异常、精神出现障碍等。

这些戒断反应会让人难以忍受,进而继续喝酒,恶性循环。

四、解酒食物靠谱吗?最有效的方法只有一个

戒不了酒,解酒总该有用了吧?

为了尽快解酒,人们想出五花八门的“解酒秘籍”,其中流传最广泛的是靠食物解酒

例如,饮酒前喝点牛奶、酸奶可以护胃,减少酒精对胃的伤害。然而,胃内是高酸的环境,喝下去的牛奶和酸奶会先和胃酸发生反应、变性。因此,酒前喝牛奶、酸奶,只能减缓酒精的吸收,并不能降低酒精的危害。

牛奶没效果,那喝蜂蜜水或葡萄糖水,是否能加速醒酒?

实际上,酒精代谢的速度主要与乙醛脱氢酶的数量和活性有关,葡萄糖和蜂蜜都很难起到加速效果。如果已经醉酒,蜂蜜、浓茶和咖啡都对解酒没有帮助,顶多是补充水分。

想要对抗酒精的伤害,《柳叶刀》给出了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滴酒不沾!

《柳叶刀》刊登的一项涉及全球2800万人的研究发现,饮酒没有所谓的“安全值”,只要喝了一滴酒,就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诱发多种癌症。所以,最安全的饮酒量应该为0!

此外,西班牙和德国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喝醉一次,伤脑6周。网传的解酒方式几乎都没有科学依据,但有科学依据的是,喝酒一定有害。既然明知如此,为何那么多人还是一意孤行呢?

小九希望,你不会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参考资料:

[1]酒精影响大脑长达6周!《柳叶刀》:最安全的饮酒量是…,人民日报,2019-04-29

[2]哈市一男子15瓶啤酒把自己喝到心脏骤停,多亏医生做了这件事,新晚报,2020-09-10

[3]朱孔锡,阎明.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肝病关系的研究现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3,19(5):273-275. DOI:10.3969/j.issn.1001-5256.2003.05.00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