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热网 > 生活 > 正文

​佛山地名的由来,佛山专区历史沿革

2023-09-17 15:10 来源:万热网 点击:

佛山地名的由来,佛山专区历史沿革

本文目录

1.佛山专区历史沿革 2.佛山是哪个省 3.广东佛山历史名人 4.山西地名的由来和故事

佛山专区历史沿革

佛山古称忠义乡、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据考证,佛山的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4500-5500年。

春秋战国时期,佛山属于百越地。

秦、汉时期,现禅城、顺德、南海、三水属南海郡番禺县;高明属高要县。

晋代,禅城称“季华乡”。

590年(隋开皇十年),从番禺县分置南海县,因旧置南海郡得名。

628年(唐贞观二年),季华乡称“佛山”,意为“佛家之山”,简称“禅”。

五代十国时佛山、顺德属咸宁县,宋初重新并入南海县。

1452年(明景泰三年),敕封佛山为“忠义乡”,属南海县。同年,置顺德县,意为“顺天威德”。1475年(明成化十一年)置高明县,因原有高明巡检司而得名。

1819年(清嘉庆二十四年)置三水县,意为“三水合流”。

1912年(民国初期)设立南海县府于佛山镇。

1924年(民国十三年)设立佛山市政厅,三年后因贪污腐败而撤销。

1934年(民国廿三年)改名佛山特别区,属下六个乡公所。

1938年(民国廿七年)佛山沦陷后伪日时期。

1945年(民国卅四年)抗日胜利,撤销佛山特别区,改六乡为三镇。

1946年(民国卅五年)设南海县府,撤三镇为佛山镇,直至1949年10月佛山解放。

1949年10月19日,高明县全境解放,高明县人民政府由合水移至明城。10月29日,佛山军管会成立,并接管南海县;顺德县、三水县、高明县也分别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军事管制。10月31日,佛山市人民政府成立。 地名由来 “佛山”来源

佛山古称季华乡。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二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传佛教。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 。

到唐朝时,这里又变成了一片岗地。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某日,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乡人奔走相告。于是人们便齐聚起来,在塔坡岗上发掘,竟掘出三尊铜佛,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东晋曾有剡宾国僧人达毗耶舍,在此讲经及建过经堂。乡人于是建井取水,并在岗上重建塔坡庙寺,供奉三尊铜佛。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 。

这就是佛山得名的由来。后来,世人传诵着这样一句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

“忠义乡”来源

明代正统年间,广东洪水为患,农田失收,朝廷赋税不减,终于酿成1449年爆发的黄萧养起义。景泰元年(1450)二月,明将董兴率军队至,黄萧养兵败被擒,起义失败,佛山城围立解。景泰二年(1451),皇帝论功赏赐,封冼灏通等二十二人为“忠义官”,建“忠义流芳祠”,佛山赐名“忠义乡”,祖庙敕封为“灵应祠”,永享春秋崇祀 。

佛山地名的由来,佛山专区历史沿革图1

佛山是哪个省

佛山的地理位置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

佛山是哪个省

广东佛山历史名人

广东佛山历史:

佛山(Foshan)中国华南地区的特大城市之一,广东第三大城市。中国近代明清的天下四聚之一,四大名镇之一,为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佛山也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珠三角核心地区辐射粤西沿海、西江流域的商务、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

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是一款对佛山进行介绍的应用软件,软件里面有详细的佛山的介绍,佛山美景的推荐,佛山美食的推荐,酒店的介绍以及佛山的新闻咨讯,方便出门在外,旅游,出差的用户们,轻轻松松的了解佛山的美食,美景,酒店和教育;同时还可以一尝当地的风味。

佛山河网密布,生态环境优美,是独具特色的岭南水乡。佛山祖庙、西樵山、南风古灶、清晖园、皂幕山、南国桃园、陈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被评为“佛山新八景”。其中,佛山祖庙融古代陶瓷、木雕、铸造、建筑艺术于一体,被誉为“东方艺术之宫”。

佛山地名的由来,佛山专区历史沿革图3

西樵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美誉;顺德清晖园与佛山梁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高明皂幕山是佛山最高峰;陈村花卉世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题公园;三水荷花世界是现世界上规模大、品种资源丰富的荷花生态园。

还有岭南天地(东华里)、康有为故居、宝林寺、芦苞祖庙、大旗头古村、黄飞鸿纪念馆、李小龙纪念馆等文化景点。 还有始建于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的佛山祖庙、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二顺德清晖园和佛山梁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海西樵山,以及古迹市区孔庙、仁寿寺。

南海康有为故居,顺德西山庙,顺德李小龙纪念馆 ,三水芦苞胥江祖庙、文塔,高明文昌塔、灵龟塔等。佛山新八景:西樵叠翠(南海西樵山)、祖庙圣域(佛山祖庙)、清晖毓秀(顺德清晖园)、古灶薪传(禅城南风古灶)、花海奇观(顺德花卉世界)、云水荷香、皂幕凌云、南国桃源。

扩展资料:

佛山的发展:

2016年4月25日,《第一财经周刊》发布了新的中国城市分级排名榜单,这份榜单里佛山被定义为二线城市。2017年,佛山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第21位。 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全国17座城市入选,佛山名列其中。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12月,被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第9名。

佛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其市区历史上是中国天下四聚、四大名镇之一,有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粤剧之乡之称,是中国龙舟龙狮文化名城, 粤剧的发源地,广府文化发源地和兴盛地、以及传承地之一,前身为管辖珠江三角洲的粤中行署、佛山专区。

又称“禅城”,广东省地级市,珠江三角洲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佛都市圈”、“广佛肇经济圈”、“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广东重要的制造业中心。

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佛山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三角腹地,毗邻港澳,东接广州,南邻中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山

山西地名的由来和故事

佛山地名由来

佛山古称季华乡。东晋隆安二年(公元三九八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昆耶舍尊者航海东来,在境内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寺传授佛教。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至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乡人在塔坡出上掘地,得铜佛三等,就在岗上重建寺,供奉三尊铜佛。从此把季华乡改名为佛山,这是佛山得名的由来,所以佛山有这样一句传统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到元末,这寺毁于战火。

明洪武二十四年,乡人再重建寺宇,但这时塔坡岗附近,已逐渐有居民建筑房舍聚居,不便于建筑佛寺,击择地于郊重建(旧名石阁,现郊区环市公社朝东生产大队所属范围,即佛山地委党校现址的一部分),命名为塔坡古寺。到清光绪年间,寺僧勤安入京作法事,为慈德太后祝寿,得御赐佛经一批,勤安又在京募捐扩建佛寺,在寺内增建藏经楼贮藏这批佛经,所以塔坡古寺又称为经堂古寺。至于原来的塔坡寺,由乡人在此改建为古庙。供奉东岳大帝神象,改名为塔坡庙。

后来年代久远,经过多次返修,为纪念这一佛山初地,在重修时,乡人特别在底前状卜,嵌上两块石块, 一块刻着“佛山初地”,另一块刻着“牧唱遗风” (古代佛山有八景,其中一景就叫“塔坡牧唱”)。另外,在庙前的水井上安上一块石牓,刻有“佛山、贞观二年”等字样。

这些石刻的历史文物,在解放后已被佛山市博物馆拆去祖庙保存起来了。

山西地名的由来和故事

以上就是关于佛山地名的由来,佛山专区历史沿革的全部内容,以及佛山由来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