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热网 > 生活 > 正文

​萧军:曾旅馆仗义救萧红的英雄,为何会一步步变成家暴出轨男

2023-12-06 19:31 来源:万热网 点击:

萧军:曾旅馆仗义救萧红的英雄,为何会一步步变成家暴出轨男

萧红鼻青脸肿的出现在他们面前时,朋友们的心里就都了然了。

此时萧红话音未落,生生将话憋了回去,因为说谎话搪塞朋友,她的内心很是羞愧,就立在萧军旁边做起了一贯的哑巴木偶。

萧红鼻青脸肿的出现在他们面前时,朋友们的心里就都了然了。

每次萧军和萧红一起出现在聚会,萧红必会像现在这样,木讷地立着,少言寡语,但若是她自己来,就又会活泼起来。

好友们在听见萧军没好气的话,吓了一跳,他们没想到,萧军居然就这么承认了,还摆出了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萧军照片

不是别人小人之心,而是萧军真就是这样一个人,当他觉得什么是自己的所有物时,就是这样厉害的态度。

当时,萧军的日记将被出版,但是他日记里对于一些人的描述,十分不尊重,对于当时的文学氛围来说还是不被接纳的。

面对文界的一致排斥,甚至是指责,扬言萧军诽谤他人,是犯法,一般人早就灰溜溜地回去删改了。

但是萧军直接写了一篇文章,专门用来反驳,并且表示自己必要将日记里的文字发表出来,绝不因为“不够尊重”而删改一字。

“是您写的么?”

“喂!是我写的。”因为这《日记》确实是我的。

“是我的”,这一词将萧军的占有欲和专属北方汉子的倔犟,他的物品,文字。女人,都不可被他人置喙。

他还将这篇文章,命名为《我的罪名、罪行和罪证》,故意用词严重,因为他发自内心的觉得,他在行使对自己物品的权利。

而他这样的价值观,自然也运用到了女人身上——他的恋人萧红。

左为萧红

为什么说是他的恋人呢?因为虽然两人同居多年,甚至还有了孩子,但其实并没有正式的结婚,萧军也喜欢称萧红为“我的人”。

之所以萧军将萧红看作“我的人”也是有一定的来头,他们俩的相遇,就是英雄救美,萧红的人生,可以说都是萧军拯救的。

1931年7月,《国际报协》收到了一封女作家的求助信,情况危急,女作家不仅怀孕,还被威胁卖到妓院。

萧军就是报社的工作人员,他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英雄主义情节的人,面对这样无助的求救信,他义不容辞地给她帮助。

萧军闻讯赶到旅馆,看见了虚弱的萧红,一张圆润苍白的脸在敞着的头发中间,眼睛是极闪亮的,像受惊的小动物,直直地看着萧军。

萧红照片

“你找谁?”,颤抖的声音显得受了惊愕似的。

此时的萧红脆弱极了,仿佛易碎的琉璃盏,瘦弱的身体挺着一个大肚子,摇摇欲坠,全身都写满了需要被保护的信号。

萧红将自己的经历讲给萧军听,萧军难得的感性起来,去共情萧红的痛苦,心疼她的遭遇。

萧红也从交谈中知道,萧军就是自己崇拜的作家“三郎”,对他的钦慕之心,一览无遗。

萧军这个骄傲的人,对萧红一见钟情,自然很受用喜欢的人的崇拜,所以更加热烈地展开追求。

“我必须不惜一切牺牲和代价,拯救她!拯救这颗美丽的灵魂!”

萧军沦陷了,他内心的大男子主义苏醒在了萧红身上,此时他认为,只要自己拯救她于水火,就能拥有这份柔软与温暖。

萧红照片

只是此时的萧军也是一穷二白,他根本拿不出萧红在旅馆里赊下的六百块钱,这在当时着实是一笔巨款。

萧红和汪恩甲出逃时,不是什么都没带,而是假意结婚,骗了家里一大笔钱,再私奔出来的。

但是刚逃到哈尔滨的萧红,并没有想着怎么在此地生活,而是用钱买了一件大衣。

萧红毕竟是不识俗务,被伺候长大的,猛然离开家庭的桎梏,她就像游入大海的小鱼,不知危险何时降临,还自顾自地游。

这件大衣并没有花完他们所有的钱,但是这样的消费习惯,就注定了,两人会很快弹尽粮绝。

萧红确实是真心在反抗封建的包办婚姻,但是她也确实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千金大小姐。

她曾受过的心理上的苦难折磨不假,但是她在生活上,还是是纤弱和无力的,这样的她,最终被汪恩甲抛弃。

此时的萧军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只看见了楚楚可怜的萧红,于是他决定不管任何代价,也要做萧红的英雄。

萧红和萧军照片

没有钱,没有钱可以逃跑,可以赖账!于是他趁着旅馆发大水,没人注意,就带着萧红逃跑了。

萧红再一次体验到了私奔和自由的快乐,萧军也痛快极了,在他眼里,这是劫富济贫,这是英雄救美。

萧军没有在意世俗的眼光,立刻与萧红同居,并且两人身无分文,也相依为命。

经过相处,萧军发现萧红不仅漂亮、可怜,还颇有才华,很会作诗写文,有难得的天赋,这样的女子,当时很是少见。

于是萧军沦陷更深了,他给萧红写了三首感人至深的情诗,将自己的爱恋剖白出来,献给萧红。

他还鼓励萧红,也写书投稿,不仅可以补贴家用,还能成就一番事业。于是在萧军的鼓励下,萧红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

不仅在事业上,萧军可以带着萧红走,在生活上,萧军更是给了萧红一个依靠。

萧红和萧军照片

有一次萧红生重病,没钱医治,各大医院都不受,只好一次次的转院,但是心急的萧军怒了,对医生大吼:

“如果今天你医不好我的人,她要是从此死去,我会杀了你,杀了你全家,杀了你们的院长,杀了你们医院里所有的人!”

萧军不管不顾地大吼,人高马大的他将医生和其他病人都吓了一跳,因为怕他真的做出这样的事,医生也只好无偿帮他们医治了。

面对一切,萧军不在意别人,只在乎自己的目的有没有达到,带着萧红逃跑也好,逼医生医治也好,都能看出萧军的“狂”。

一个人的性格大多是由原生家庭的环境和幼时的教育决定的,萧军会有这样的脾气,离不开他那个充满暴力的家庭。

右为萧红和萧军

萧军一家子,无论男女,都是打架斗狠,争强好胜的,尤其是萧军的二叔,还落草为寇,成了土匪。

萧军小时候就看见二叔与父亲打架,不是赤手空拳,而是舞刀弄剑,见了血也不罢手。

他的姑姑甚至还用刀捅了萧军的继母,原因也只是吵架斗嘴。他的奶奶还用瓷片划伤自己,就为了得到赔款。

这一切听起来简直荒诞,但又切切实实地发生在萧军的家庭里面,这样的成长环境让他也学会了那股“狠”劲。

左为萧红

他与继母的弟弟打架,直接不管不顾地将火盆往弟弟身上招呼,把弟弟和继母吓得再也不敢惹他。

所以在他进入部队后,为了帮别人出头,还差点将队长打死,为此,他才只好退出部队,将满腔热血挥洒在文学上。

这样的前半生,注定了萧军是一个直来直去,脾气火爆的人,他嫉恶如仇,所以他起初对萧红无底线的好。

后来是他受不了软弱,经过时间的消磨,新鲜感褪去,他挥向外人的拳头,也挥向了萧红。

“我也并不喜欢她那样多愁善感,心高气做 孤芳自赏,力薄体弱的人,这是历史的错误!”

初见时的纤柔如今变成了力薄体弱,身世可怜变成了多愁善感,萧红作为女子的矜持也变成心高气做 孤芳自赏。

而且,不仅是看不惯萧红柔弱的做派,萧红在事业上的赶超,也让萧军感到受挫和没面子。

自萧红发表了《跋涉》后,就名声大噪,一时间成为了比萧军还有名的作家。

本来萧军推荐萧红写作,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才华,表示两人之间的共同话题,而如今文坛上皆赞萧红强于萧军,这让他不能接受。

萧红照片

他先是贬低萧红的作品,说她的作品是“碎碎叨叨女人写的东西”,后来就直接说萧红没有做到妻子的本分。

当鲁迅夸赞萧红为“最有潜力的作家”时,萧军免不了跳出来嘲讽讥笑一番,一定要将她的自信全都打破才算完。

“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

萧军自知萧红没有做错什么,于是他内心被压了一头的苦闷,以及无处施展的大男子主义,就只能靠家暴和出轨来发泄。

这也是萧军家庭带来的习惯,他不仅“狂”和“狠”,还将自己的女人视作可以打骂的对象。

萧军的母亲在刚生下萧军不久,就遭到萧军父亲无故的毒打,在悲愤之中,她吞鸦片自杀了,死时才不过二十岁。

当时萧军不过七个月大,母亲怕他留下来受苦,就把鸦片喂给了儿子,是怎样的绝望才会让一个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自杀?她知道自己无处可逃,知道自己不死,就会生不如死。

萧军的姑姑恰巧路过,看见萧军将鸦片吐出来,这才救了他一命。

萧红照片

这样的经历萧军没有概念,所以他对母亲的死很无所谓,甚至觉得,父亲打老婆天经地义,是母亲斤斤计较,还拖累了自己。

于是他打了萧红,让她鼻青脸肿的出席朋友的聚会,还昭告天下式地说:就是打她了,怎么样!

萧红的毫不反抗、逆来顺受,让萧军索然无味,看着萧红的写作事业越来越好,他只觉得自己再也无法从萧红那得到崇拜了。

萧红照片

萧军喜欢将自己放在高位,俯视比他弱小的人,他无法忍受和萧红平起平坐,这让他从救世主的神坛跌落。

于是他就开始出轨,给其他的女人写情诗,并且将朋友的妻子比作“鸟儿似的姑娘”。

只有这样的姑娘,才能满足萧军心里的兽欲和征服欲,他要的不是平等的爱,而是被臣服的快感和少女的红唇。

而萧红是最不认同这样恋爱观的人,她的笔下人间是温存而愉快的,这样的人间应该包括女人,女人要被平等的对待。

但是当她用这些和萧军争辩时,萧军只当她是嫉妒,萧红的朋友趁着萧红去日本,和萧军热恋,还为萧军堕胎,萧红从此与朋友分道扬镳。

于是萧军很得意,仿佛又占了上风,就讽刺她说:“嫉妒,捐弃了一切同情。”

萧军对于自己玩弄女性的行为没有一丝愧疚,他将从父辈继承而来的暴戾施加在每一个接近他的女人身上。

敏子、汪林、陈涓、朋友黄源的妻子许粤华,面对这些“鸟儿”萧军被自己的兽欲支配,甚至罔顾了道德。

萧红照片

“出轨给予我们从事艺术的人很宝贵的贡献”萧军用他的措辞为自己辩护,并且毫不留情地利用萧红对他的依赖,伤害萧红的自尊。

“希望你也要在这时机好好分析它,承受它,获得它的给予,或是把它们逐日逐时地记录下来。”

这一番高高在上的话,伴随着暴力砸在萧红身上。

但是萧红还是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忍着家暴和背叛,与萧军一起生活这不仅因为萧红单纯赤诚的爱,还有萧红之前在家庭里受过的伤。

萧红虽然出生在大户人家,不愁衣食,但所得到的爱少得可怜,母亲早早去世,奶奶重男轻女,父亲脾气暴戾,继母奚落漠视。

小时候萧红调皮捅破了窗户纸,奶奶发现后,就用顶针在窗户后面等着,萧红的小手指一伸到窗前,就被扎到,疼得滋哇乱叫。

而性格暴躁的父亲,对母亲非打即骂,母亲在萧红年幼时,就去世了。从此父亲对萧红也是十分冷漠。

萧红小时候照片

一次,小萧红捡到一个大缸,摇摇晃晃地去找祖父,被父亲看到,就直接一脚上去,没有任何缘由的被打到鼻青脸肿。

而继母更是对萧红不闻不问,故意冷落她,小萧红在失去祖父过后,在家里几乎孤立无援,没有一丝情感的依托。

“后花园虽然大,已经装不下我了”。19岁的萧红凭着小动物般的敏感躲避着这样冰冷的家,但是没有想到,走进了另一个深渊。

因为看见父亲打母亲,自己也被父亲打,被家人薄待,所以只要一点点爱,就足以让萧红奋不顾身。

萧红照片

萧军对萧红的好,支撑着萧红一次次去原谅,忍让,因为她怕失去萧军,怕失去来之不易的一点温暖。

她曾在《生死场》里描写过:

“等你娶过来,她会变样,她不和原来一样,她的脸是青白色;你也再不把她放在心上,你会打骂她呀!”

她是真正明白了萧军,他不会因为爱而不打骂自己,这样的生活只会有无数次重复。

萧红和萧军照片

果然在萧红去世后,萧军被追问打萧红的详情时,萧军带着怒意说:

“你们老说我打萧红,为什么不说萧红是我打死的?......我是学武功的人,真要打,不要说一个萧红,就是十个萧红也被我打死了。”

和萧红预料的一样,他不觉得打了萧红会怎样,甚至觉得指责他的人小题大做。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当凄悲苍凉成为萧红人生的底色,那她与萧军分别,都成为血肉的撕扯。

“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毫不在乎。”萧红倔犟的承受命运留下的每一条刀口,即使她孱弱的身子已经摇摇欲坠。

萧军说:“爱便爱,不爱便丢开。”

萧红问:“要是丢不开呢?”

萧军说:“丢不开就任她丢不开吧。

萧军无所谓的态度让萧红害怕,所以紧紧抓住这个带刺的救命稻草,纵容萧军的暴行。

萧红照片

所以萧军肆无忌惮地伤害她,消耗她,并且毫无愧疚,直到萧红被磨灭了所有的灵魂之火,伤痕累累地离开了。

家庭不幸的女孩最怕嫁给爸爸那样的男人,成为妈妈那样的女人。

在经历了更多之后,萧红的思想也逐渐成熟,她不再是那个19岁一无所有的女孩了,她有自己的事业和才学。

“我不知道你们男子为什么…要拿自己的妻子做出气包,为什么要对自己的妻子不忠实!”

萧红和萧军和许广平在鲁迅墓前

最后萧红只能丢下这段话,结束这场折磨,而萧军也继续对下一任妻子进行家暴和剥削,永远也不曾体会平等温暖的爱。

男尊女卑的教育,将男孩变成刽子手,将女孩变成沉默的羔羊,看似压迫与被压迫,其实都泯灭了人性的欢愉和善良。

萧军老年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