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热网 > 生活 > 正文

​佛教对空的理解(佛教空的含义)

2023-04-18 15:07 来源:万热网 点击:

佛教对空的理解(佛教空的含义)

佛家“性空”的历史,就是一部佛教史,明了空,基本上就明了佛教的基本教义,从大乘的空性,到空宗和有宗之争,再上溯到空性的本质,也就是小乘的“无自性”,再追根到原始佛教的无我,涉及到佛学根本教义,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从这个角度讲可以用科学的角度去加以叙述,但就空的本身,完全用科学的角度进行解答,即使从量子学的角度看,也不一定能解答的完美。

原始佛教的无我概念,和五蕴合和说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之后,第一次转金轮说法给五比丘,所传为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在集谛中提出了三个佛教教义的三个理论:五阴聚合说、十二因缘说、业报轮回说。

五阴聚合说也就是以人为对象,讲人的组成及作用的,也就是人的本体论。

五蕴是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蕴也就是指物质性的,受想行识四蕴指精神因素的,用现代的一句话来说,人是由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组成的,这是用拆分的方法对人体本体论研究的方法。

人的肉体的物质部分是不断的变化的,从出生到死亡,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存在,精神呢,就是指识蕴的部分,初始佛教认为由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个识也会随人的死亡一并消失,也没有一个永久不变的实体。

从这个观点推出,人的组成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是时刻不断的变化,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佛家把这个固定不变的、永久存在的特性称为我,所以人的组成中没有这个“我”。原始佛教就明白无误提出人无我。用粗暴的一句话,佛教不承认灵魂。

原始佛教的人无我,到部派的人无我法体恒常

即然人是由五蕴组成,这个五蕴都是刹那地变化,没有一个永久不变的永恒存在的本质性的或西,那就是没有一个所谓的“我”。这在早期的佛陀的问答录《杂阿含经》第三十三经有描述:

世尊告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里佛陀肯定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里人无我,那么在超出物质和精神世界的离蕴界里是否有我呢,在《杂阿含经》的372经中暗示离蕴无我。

但超出人的本身来看外部的世界,是否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呢?这里就有了争论,因为原始佛教只提出了人无我,而对于这个世界的诸法是否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而悬置了起来。

而此时,佛教还要急切的解决一个问题,也就是上面提出的业报轮回学说,如果人中没有我,谁来轮回,谁在修行,谁在证果?

在部派时期,犊子部就提出,在即蕴、离蕴之外还有一个蕴,相当于《唯成实论》的“与蕴”,说有一个补特迦逻存在,它承担着人的轮回。其实这是变着法的说有一个灵魂,其成分超出了即蕴、离蕴,暂时补上了人轮回的漏洞,但是也有教派不承认。

部派时期,想以“法体恒常”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佛陀明确提出人是无我的,不能动这个经典模型,否则佛教就不能在为佛教了。

所以承认人无我,但是万事万物的法,存在着一个恒常不变的实体,这就是人无我,但法体怛常模型。

人法无我,从部派无自性演化为大乘的空

原始佛教无我的概念,在小乘的部派时期出现同等的概念——无自性,就是没有自身本质的特性。公元前1世纪,几乎在说一切有部兴盛的同时,大乘思潮也开始流布,大乘佛教与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样主张“人无我”,但在对待外部世界的问题上,不同于原始佛教的悬置不谈,也不同于部派佛教的人无我而法有我,大乘佛教明确主张人无我、法亦无我

所以这个无自性,到了部派和大乘时代,基本为无自性代替,或者二者通用了。如早期大乘思想的代表文献《般若经》,明确提出了“无自性”,后来的“空”就是无自性的意思,从此以后,空成为大乘佛教的主题。

空,到底存不存在?我们采用哪种说法

这个空,如果用汉代语言来看,什么都没有了,或者说什么都不存在了。这是一种说法。但近年来,我们看到佛经的主流说法是,这个空是表示一种运动变化的状态,而不是指存在与否。

观点1:真的什么都不存在

从原始佛教的无我,到部派的无自性,一直到后来大乘的空,都表示无论这个世界或者人,都是完全不存在,一点都所有的意思。这是一种观点,并且认为是最原始的原汁原味佛教的观点,大乘思潮流行时的《大般若经》,也是继承了这一观点。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五十九》,初分多问不二品第六十一之九:

「善現!如是諸法皆無自性,若無自性則無所有,若無所有則不可說有合有散。諸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如是了知,則能了知略廣之相。」

这是具寿善现问佛陀菩萨怎么知道一切法略广相时,世尊所做回答诸法不合不散的总结。说一切法都没有自性(也就是前面小乘阶段讲的无我,后来讲的空),没有自性就什么都没有因为无所有,就不可说有合有散。注意这个什么都没有就是表示什么都不存在。

《般若经》说没有自性,就什么都没有,没有永远不变的存在,就是永远地不存在。这样就颠覆我们的认知。以致于我们无法给现象世界找一个支撑点,我们将失去一个认识事物的唯一的身份标定。无自性将是永远的不存在,我们到底是什么,谁来拯救世界,而佛教反对自性,就是消灭凡夫认知的世界。佛教在无我的道路上干了几千年。

这种观点,由于颠覆我们的认知世界的支撑点,以致于我们很难接受,它的理论模型或许需要挖掘,找出真正的内涵。

观点2: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但无常变化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到了公元四五世纪后,人们对般若经的理解出现了新的思想,空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但无常变化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并在以后的发展中,该观点并一跃上升为主流观点。

所以,我们现今看到的有关对般若经介绍,被称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其中心思想在于说明诸法“性空幻有”的道理。

性空,就是无自性,或自性空,指佛所说的一切法(即一切现象)都没有实在的自性;幻有,指一切法虽然自性空(无自性、无我),但并非虚无,假有的现象仍是存在的。

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对象,均属“因缘和合”,假而不实;唯有通过“般若”对世俗认识的否定,才能把握佛教真理,达到觉悟解脱。另外,此经认为佛陀有真身和法身之分,法身也就是信仰者追求的最高真理或真如,人们通过修行的六种方法(六度),可以获得解脱。

龙树中观的思想,对空的认识和发挥,是什么都不存在?还是性空幻有

《中论》是龙树的代表作,中论对性空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对其内容的理解与诠,学界也是沿用了般若思想的两种理解而展开的,一种认为龙树的空观也是完全不存在,另一种理解是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但无常变化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并且后一种也是占主流。最著名的是:“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还有中观派在破除人们执着空有的两边中提出了“八不”的学说。所谓八不,即不生亦不灭(从实体方面看)、不常亦不断(从运动方面看)、不一亦不异(从空间方面看)、不来亦不去(从时间方面看)。

空的总结

我们以主流的观点看待空,空不是不存在,而是一种假有的存在,即本质是没有的,但假有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举个不恰的例子,你的名字叫李四,李四这个名字其本性是空的,为什么呢?李四是什么,什么都不是,它不能代表你这个人,它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假名,其本质是一个空的,这个空你可以理解为没有本质的存在,但这个名字符号的假有还是存在的,李四和代表的人是两码事,人们只是牵强把两者联系起来,以达到方便的目的。

人也是空,这个空不是人的表有现象不存在,而是人没有本质的固定不变,人每时每刻地变化,这种运动变化称为空,作为这种空的假有现象——人,还是存在的。

这样看来,空在科学看来,就如果物质与运动一样,运动是绝对的,只要有物质,就必然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那么性空幻有,一切诸法(包括人),无论进行何种拆分,只要这人法存在,其性是空的,但是现象是假有的。性空是假有的性空,幻有是性空的幻有。

物质与运动是对立的统一,性空与幻有也是对立的统一。

把科学用到正地方,专家做该做的事,芯片早日国产,种猪种子早日自足,以及国防提升,而不是用在这诸子百家的研究上,这样的事由民间智者琢磨就行了,再说查一下词典,百度一下都能讲个一二三来,再说怎么解释都不多打粮,无非就是交流一下罢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