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热网 > 生活 > 正文

​白起被封为什么爵位,白起为什么要自刎?

2023-08-31 20:59 来源:万热网 点击:

白起被封为什么爵位,白起为什么要自刎?

白起为什么要自刎

白起是战国第一战神,军事能力没的说,但是在政治上却缺少智慧。

政治家搞政治无论如何都是牢记一条就是老大是正确,要紧跟着老大,才能吃肉喝汤,否则只能是吃糠咽菜,甚至是丢掉小命。

白起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这与众多秦国来自东方六国的将军和大臣完全不同,而且白起攻伐楚国,攻破了楚国数百年的古都郢都,甚至还一把火烧掉了楚国的王陵,而后白起率领的秦军由攻伐韩国、魏国、赵国,为秦国立下不世功勋。

白起被封为什么爵位,白起为什么要自刎?图1

秦昭襄王是秦国历史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

在白起纵横军伍的时候,他的老大是秦国历史那位在位时间最长,也是最为长寿的君王秦昭襄王赢稷,而赢稷的老爹是将商鞅车裂的秦惠文王,老妈是历史上有名的宣太后(芈月传中的芈月),昭襄王赢稷也有一颗席卷天下的雄心壮志,而秦欲并天下,则必然先要攻灭三晋的韩赵魏,于是三国屡屡成为秦国的攻伐目标,特别是与秦国临近的而又最为弱小的韩国。

后来秦国进攻韩国的上党郡,韩国无力抵抗,绝对将上党割让给秦国,但是上党太守冯亭不愿意入秦,于是他私下联络赵国,要将上党并入赵国,而赵国君臣贪恋白得的上党土地,于是就接收了上党,秦国眼看到嘴的肥肉被赵国抢走,于是停止进攻韩国,转而进攻赵国(我强烈怀疑这是冯亭将祸水引向赵国的阴谋)。

白起被封为什么爵位,白起为什么要自刎?图2

长平之战后,三晋之中最能打的赵国元气大伤,30多年后亡国

秦国进攻赵国,武装夺取了上党,但是没有停止脚步,继续对赵国发动进攻,赵国派出举国之兵抵抗,结果秦赵在长平爆发大战,最终经过斗智斗勇,秦军在白起的率领之下,一战而俘杀赵军40万,长平之战后,赵国已无可战之兵危机四伏,于是赵国派遣苏秦的弟弟苏代前往秦国请和,而苏代找到当时秦国国相范雎,说服他说如果白起率领秦军灭亡赵国,将会为秦国立下灭国之功,而这样的话秦王必将以国相之位来酬谢白起,而这样范雎的相位必然不保,因此说服范雎来劝秦王与赵国讲和,而范雎在秦国是很有话语权的,秦王赢稷也对他的话几乎是言听计从,结果秦国同意赵国求和请求。

得知秦赵和谈,本想着一举灭赵的白起大怒,气冲冲的回到秦国,从此闭门不出,从此对老大秦昭襄王和国相范雎生出怨气,而且牢骚不断,因此白起与范雎结怨,秦赵和谈后不久,关系再次破裂,秦赵之间再次开战,此时昭襄王让白起率军出战,白起因为对秦王还有怨气,居然不顾大局的以生病为由,拒绝了昭襄王的命令,范雎趁机说了白起很多坏话。

秦昭襄王只得让王陵和王龁代替白起出战,秦军兵围邯郸,但是赵国很快向魏国、韩国、楚国求救,各国救援军队前来对秦国参战,结果是一向所向无敌的秦军在邯郸之战中被打得大败,甚至连夺来的上党都丢了,而且还被各国联军一直向西打到函谷关,几乎是商鞅变法以来秦国遭遇的最大的失败。此战严重的打击了昭襄王要席卷天下的雄心。

白起被封为什么爵位,白起为什么要自刎?图3

白起最终结局是挥剑自刎

秦军战败后,白起仍然说着风凉话,“当时不听我的,才会有此大败……”结果这样的言论又被范雎添油加醋的告知了秦昭襄王,结果昭襄王一怒之下下诏逼迫白起自杀。

白起无奈之下,只得是回家自刎,而受到白起牵连,很多秦国将领也遭到迫害。

史上第一战神白起为何在长平之战后拒绝出战

白起,一代杀神,更是歼灭战的鼻祖,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死亡人数大约200万人左右,白起率军击杀的人数超过了半数,杀神,实至名归,无人能够超越。

秦王使用“反间计”,使得昏庸无能的赵王用只能纸上谈兵赵括更换了名将廉颇,并秘密调来白起为上将军,准备进攻赵国,白起运用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绕到赵军背后,奇袭了赵军的最后一道防线百里石长城,使得长平的赵军与后方断开了联系,这是赵国陷入危机的开端。

赵括鲁莽轻敌、高傲自恃,并且想立马做出一番政绩,因此一心相与秦军进行决战,所做出的决策都是想当激进的。而白起深入考察地形之后,将一个口袋状的地点选为了围歼赵军的地点,更是赵军的坟墓。秦军假意败走,一步步将赵军领入了“口袋”里,白起派出一支奇兵,突然出现在赵军背后,利用地形将整个袋形埋伏圈堵住,整支赵军陷入包围,粮道断绝,赵军再也回天无力,只有投降或者被歼灭两条路,除此之外,再无他路可走。

秦王得知赵军粮道被断,已经被白起包围,下达全国动员令,征调秦国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应战,加封应征者爵位一级,并且亲赴河内督战,御驾亲征,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一旦胜利,整个中原将唾手可得。

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国力大增,堪称战国战力第二,甩下其他国家一大截,秦国一旦灭掉赵国,其他国家就仿佛“臭番薯,烂鸟蛋”再也不可能阻挡秦国的进攻。

赵括走投无路,只想死的有尊严一点,于是重新集结部队,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道路上,赵括制定了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的命令,始终无法突破秦军的封锁,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而亡,四十万赵兵投降,至此,长平之战以秦国胜利而落下帷幕。

白起认为赵军投降只是迫不得已,一旦有机会,必定反叛,留不得,只能全部坑杀,不愧是杀神白起,下达的命令也是如此的血腥,最终赵军40万大军只留下了240个孩子兵去报信,剩下的全部归天。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问鼎中原的一切可能。

此时,白起准备乘胜追击,一鼓作气灭掉赵国,并亲自领军围攻邯郸,灭国之战一触即发。赵国危矣。赵国上下惊恐万分,果然人的潜力是无穷的,面对这种十死无生的局面,硬生生被赵王发现了一线生机,立马派苏代用重金贿赂秦相范雎,向他陈述利弊,一旦白起灭掉了赵国,这天大的功劳该如何赏赐,秦王是准备让位吗?要是不赏,如何服众,你范雎更是要永远被白起这个武夫踩在脚下,永世不可翻身。

范雎一想这怎么能忍,削他呀的,但是削不过可以打小报告啊,自古以来,都是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范雎将这些话与秦王一说,的确是有点功高盖主了,不能忍,赶紧把他弄回来,最终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允许韩、赵割地求和,丧失了一举攻占赵国,震慑其他国家的最佳机会,白起也看清了秦王并非明主,容不下能人的君王,如何能成大事;而且朝廷上拉后腿的人也太多了,今后必定大事难成,一统天下的机会必定不会在秦昭襄王手里实现。

果然,修养生息之后秦国攻占邯郸,败仗消息屡屡传来,毕竟秦国修养好了,赵国也修养了一段时间,而且还得到了其他国家的大力支援,秦军必定不能短时间内拿下,而且长平之战之后,秦王与白起之间离心离德,白起也不愿意再为一个凄凉狭小的君王效力。而且白起坑杀了赵国40万士兵,赵国可以说是对白起恨之入骨,一旦白起前去,赵国上下必定全民皆兵来抵抗白起,战败的可能更大。所以白起以生病为由拒绝出战。

史上第一战神白起为何在长平之战后拒绝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