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热网 > 生活 > 正文

​同姓不婚的原因(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2023-04-17 20:59 来源:万热网 点击:

同姓不婚的原因(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这有深刻的婚姻历史观,也是变化的。

商代之前信奉族内婚,所以没这规矩。西周开始,《礼》逐步盛行,建立起最基础的同姓不婚制度,不仅同姓不能婚姻纳妾,就连买丫鬟婢女也得先问姓氏,如姓氏不清,高级贵族与世家不会买(来做妾婢)

同姓不婚、士庶不婚、良贱不婚,是汉族婚姻的三条铁律。即便某些时候法律允许同姓不同宗婚姻,但贵族与士是绝对禁止的。

战国之后以氏为姓,汉代姓氏不分,給同姓不婚开了口子。唐代又明确规定同姓不婚,宋元也一样,同姓通婚,杖而离之。

明清时表面禁止同姓结婚,但同姓不同宗实际可以结婚,清末就只禁止同宗婚。民国禁止五服内同宗婚,五服外已允许。新中国1950年婚姻法继承民国规定禁止五服内同宗婚。1980年婚姻法则根本不讲同宗了,直系血亲及其旁系亲缘三代外都可。

同性不婚的原因

西周时期,国民少,交通不便,百姓多在县域之内活动,而这么小的地方,同姓确实是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汉代因为经济发展,姓氏混同,又加之三国战乱人口少,百姓迁移多,同姓之间的血缘关系可以被忽视。

唐朝复古(主要是李唐属于混血,想占领道德制高点),因此全面禁止同姓婚。

明初清初建国初,一因为人口少,二是百姓大量迁徙混居,同姓基本不代表近缘,同姓婚就被放开,同宗(五代)外已允许结婚。

清代湖广填四川:

早乱了,同姓结婚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