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热网 > 生活 > 正文

​广西象州秦半两钱币出土始末与关联

2023-12-11 18:25 来源:万热网 点击:

广西象州秦半两钱币出土始末与关联


广西象州秦半两钱币出土始末与关联

⊙子民百姓

秦半两钱币的出土

2018年春节前后,一批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代青铜钱币秦半两及弓箭箭头,在广西象州县运江镇柳江河与罗秀河交汇处附近的河滩上,被当地群众挖掘出土。

据初步统计,此次出土的古代青铜钱币秦半两共有10多枚,同时伴生出土古代青铜箭头400多枚。出土的秦半两钱币,直径在2.6-3.3厘米之间,厚度为0.2-0.4厘米。其中最大一枚直径3.32厘米、厚度0.3厘米、穿径0.88厘米、重量10.05克,轮廓完整,字迹清晰,品相良好。

钱币专家看秦半两钱币

象州出土秦半两的消息引起了广西钱币学会领导的高度重视,2018年3月24日,由广西博物馆原馆长、钱币专家黄启善,广西钱币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西钱币博物馆馆长潘信豪,广西钱币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钟蔚等组成的调研组深入象州考察出土的秦半两和弓箭箭头及其出土现场,认为象州此次出土秦半两钱币和弓箭箭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象州出土秦半两的消息还引起中国钱币学会领导的密切关注。4月2日—3日,由中国钱币学会、广西钱币学会、来宾钱币学会共同组成的调研组深入象州进行调研。参加调研的有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钱币博物馆秘书处处长、钱币鉴定专家杨君,来宾钱币学会会长唐海,来宾钱币学会秘书长陈秋红,以及此前深入象州考察秦半两的黄启善、潘信豪等专家。调研组一行对秦半两出土现场进行查堪,模拟了发现过程。并在象州县民族博物馆对已征收回来的10枚秦半两和伴出的390多枚古代弓箭箭头进行了鉴定和信息采集,同时交换了意见。

此次鉴定的10枚秦半两钱币中,4枚为战国时期秦国铸造,一枚为秦代铸造,5枚为秦、汉初铸造。390多枚古代弓箭箭头基本为秦代和秦代之前铸造。

专家们查证,秦代统治岭南仅有短短的8年时间,所以在广西各地,此前没有出土过秦半两钱币。此次象州出土的秦半两钱币为广西境内首次出土秦半两钱币,文物考古和学术研究价值巨大。专家们认为此次出土的秦半两钱币是秦始皇南开五岭攻伐岭南地区时由秦军携带而来,秦半两钱币出土的地方——象州县运江镇柳江河与罗秀河交汇处一带河滩,是古代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很可能是当时的一处重要战场。这些出土的秦半两钱币以及伴出的弓箭箭头,为秦桂林郡治“象州军田说”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

象州与秦半两钱币的渊源

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政,不但统一了度量衡,还统一了货币。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为“镒”(合20两);铜为下币,单位为“半两”。半两钱在战国秦即已铸行,初为圜钱,旋即改为方孔圆钱。秦统一以后,将半两钱推行中国。

公元前214年,连续攻伐岭南八年未果的秦始皇派史禄开凿灵渠,打通湘江和漓江,解决了运粮运兵之难题,派50万大军攻伐岭南,获胜后在岭南地区设置南海、桂林、象三郡,体现中央政府对岭南地区的主权。秦代领辖今广西大部的桂林郡,被公认为是岭南地区纳入中华版图后,八桂大地上最早设置的一个省级行政机构。桂林郡治的地方,是当时广西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广西简称为“桂”,便是因此得名。桂林郡治所在的古城,被誉为“广西第一古城”。然而,这座广西最早的首府城市——“广西第一古城”所在何处?却一直是个争讼不决的历史悬案,为了寻找“广西第一古城”——秦桂林郡治所在,从清代道光年间开始,学术界围绕秦桂林郡治所在何处的历史谜团,争论已近200年之久,从未止息。

关于这个问题,近两个世纪以来,学术界提出了五种说法:一说在今广西桂平市西南。1978年3月和1981年11月,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级中学试用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采用此说,1986年正式版本沿用此说。此即秦桂林郡治“桂平说”。二说在今广西贵港市。1988年再版的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采用此说。此即秦桂林郡治“贵港说”。三说在今广西百色东兰、凤山县一带。1992年10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王宏志主编的《中国历史》第一册采用此说法。此即秦桂林郡治“东兰、凤山说”。四说在今广西象州县罗秀镇军田村古城。广西来宾市象州县文史学者陆干斌老师在《广西地方志》(1995年第3期)发表的《秦桂林郡治新探》论文中首次提出。此即秦桂林郡治“象州军田说”。五说在今广西象州县象州镇鸡沙村委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广西民族大学壮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雷冠中在《广西民族研究》(2015 年第 3 期)发表的《秦桂林郡治所今址第五说》论文中首次提出。此即秦桂林郡治“象州扶满说”。

2014年以来,象州县政协组织和协助广西文史学者,以及四川大学和广西考古专家对军田村古城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和考古试掘,从文献记载、郡名演变、古城汉墓和出土文物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初步认定军田村古城既是秦桂林郡治所在,堪称广西第一古城;也是壮族的先民——骆越人的祖居地和最早的都城,为占领骆越文化高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力否定了壮族的先民——骆越人的祖居地和最早的都城在今越南河内的说法,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也就是说象州军田村古城是壮族的根、广西的根,为秦桂林郡治“象州军田说”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秦代桂林郡治在今象州县罗秀镇军田村古城遗址的“象州军田说”已成为“广西第一古城”这一研究领域的“最强音”。

秦统一岭南,当然也把统一的秦半两钱币向推行到岭南,推行到秦桂林郡,推行到秦桂林郡治所在地——今天的广西象州县,当时广西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作为秦桂林郡治所在地,象州出土秦代文物的机率也相对较高。

象州当地学者认为,象州军田村古城遗址不仅是秦桂林郡治所在地,也是壮族的先民——骆越人的祖居地和最早的都城。秦军在攻打岭南地区、夺取骆越古都的过程中,多次与骆越先民发生激战。而此次出土的秦半两钱币和数以百计的秦代和秦代之前弓箭箭头的河滩,距象州军田村古城遗址仅25公里,应该是这段历史的重要印证之一。因为古时交通以水路为主,这里的河滩,是古时象州军田村古城联通外界的必由之路,很可能是当时的一处重要战场。也正因此,象州河滩出土秦半两钱币及秦代和秦代之前的弓箭箭头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

媒体和当地政府的关注

象州河滩出土秦半两钱币及弓箭箭头的消息传出后,南国今报记者王剑第一时间以《象州出土一批秦代钱币及弓箭箭头 为秦桂林郡治“象州说”提供新的有力证据》为题于2018年2月28日在南国今报网发布,并在《南国今报》2018年3月1日6版报道,引起很大的反响。此后,人民网、凤凰网、大众网、广西日报手机版、澎湃新闻网、广西新闻网、广西民族报网等多家网络媒体纷纷转载该报道。《北京晨报》在2018年3月2日A18版用约半版的篇幅,以《广西象州河滩出土秦代钱币箭头——或为秦军战场遗物 为秦桂林郡治象州说提供有力证据》为题转载该报道。《广西老年报》在2018年3月12日第8版以《象州出土一批秦代钱币及弓箭箭头 为秦桂林郡治“象州说”提供新的有力证据》为题转载该报道……

为了避免文物流失,给力文化象州建设,推动象州文化繁荣兴盛。象州县人民政府从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出发,及时于2018年3月2日发布《象州县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在柳江河象州段内挖掘文物的通告》通告。要求自通告发布之日起,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私自在柳江河象州段进行挖掘文物,对已挖掘出土的文物应主动上交。对不听劝阻者,造成文物灭失、损毁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发现文物隐匿不报或者拒不上交或未按照规定移交拣选文物,该县文物主管部门将会同公安机关追缴文物;情节严重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处理。对妨碍公务、寻衅滋事者,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公务的,从重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告中,还公布了沿河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该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文物管理所的举报电话,严厉打击在柳江河象州段内挖掘文物的不法行为,为保护好这些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与此同时,象州县政府还就此事及时行文向上级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请求上级考古部门及时组织力量对该县出土秦半两钱币和弓箭箭头的河滩进行深入的考古发掘和鉴定。目前,象州此次挖掘出土的10多枚秦半两钱币和400多枚秦代青铜箭头已基本从民间收回,收藏在该县民族博物馆中;深入的考古发掘和鉴定工作也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