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热网 > 生活 > 正文

​谣言传播背后的真相,我们帮你总结出来了

2023-12-11 02:52 来源:万热网 点击:

谣言传播背后的真相,我们帮你总结出来了

近期,上海疫情持续牵动着各方的神经,我们每天都被裹挟在繁杂的信息中:确诊数据、最新防疫政策、物资求助信息......

当所有计划都变成「疫情之后」,当基本的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当渴望自由的情绪演变成焦虑,谣言也趁虚而入,经由社交媒体不断放大,扰乱了大众的正常判断。

细数疫情期间的这些谣言,有的乍一看煞有介事,有的则荒谬至极。但无一例外,都会有人相信。

(综合整理自上海网络辟谣、抖音辟谣)

谣言究竟是怎么传播起来的?为什么我们容易被谣言牵着走?

01造谣-谣言是如何产生的?

现代汉语词典对谣言的解释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信息”。

由于新冠疫情的突发性和破坏性,人们容易产生紧张和恐慌情绪,信息没有得到公开透明传播,大家只能通过猜测或想象,听信小道消息。不同立场和动机的言论,也开始在网络平台上激荡碰撞,网络谣言就此产生[1]。

从生产机制来看,此次疫情期间的谣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为了自身利益编造耸人听闻的假消息。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往往趁社会混乱之际捕风捉影,借民众恐慌、抢购心理,哄抬商品价格以获取暴利,大发不义之财。比如之前网传消息称,「有上海人员可以代办防疫通行证,1000一张」;以及前几年疫情刚爆发时抢购双黄连、N95口罩等等。

第二种是未经证实的消息被大量传播。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很容易以人际关系链作为选择相信或质疑一则信息的依据,却很少了解前因后果,专门去验证信息的真伪。从上海辟谣平台近日澄清的谣言看,不少谣言正是来自猜测,尤其是群聊中的猜测。比如,此前有谣言称「“大白”驻守上海某小区两棵树」。视频中有两棵树1辆车被隔离,由专门的“大白”看守。后经查证,谣言源自小区某业主的个人猜测,结果聊天群里的消息被截屏传播。

第三种是原本真实的消息,却在传播过程中走样变形,或被“移花接木”恶意篡改。有少数别有用心者,为了博取眼球,或出于娱乐消遣,对既定的真实信息进行改编夸大。他们试图通过传播谣言说服他人,表现自己消息灵通很厉害。当得到受众的肯定与相信时,他们便从其中实现了自我满足,在群体中刷足存在感。

比如网上流传「宝山区某存放蔬菜物资的仓库被人故意烧毁」的不实信息,实际是因为遗留的烟头引燃纸箱引发火灾。

再比如,同一段“人员聚集进行核酸检测”的短视频,有的标注是“浦东高桥地区做核酸”,有的是“宝山顾村核酸检测混乱”。但浦东高桥和宝山顾村均表示,该段视频拍摄场景不在辖区内,相关地区近期做核酸没有出现类似情况。

在人人都是信息源的新媒体时代,网络谣言往往伴随着被恶意篡改的图片、恶意剪辑的视频等。“有图有真相”也可能带着迷惑性,甚至容易诱发群体性攻击,在事实缺席的情况下,仅根据广泛传播的片面信息,就对事件当事人进行指责谩骂等不良情绪化表达。

目前,针对已被证实为谣言的内容,抖音平台除了全面回查下架,还定向将权威辟谣信息精准推荐给看过谣言视频的用户,重点解决“谣言传播时很多人读过,辟谣时很多人看不到”的难题

02信谣-谣言为什么会让你深信不疑?

“宁可信其有”的心态

相信谣言有时是件成本低、收益高的事情。比如有人跟你说“香油滴鼻可以阻断病毒传染”,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你也会出于本能地选择试一试。因为“香油滴鼻”的尝试成本极低,而“阻断病毒传染”的收益很高,即使最后证实是假的,也对自身利益没有害处。假如我们替换下前提,比如说“千年人参榨汁可以阻断病毒传染”,那去尝试的人数会大量减少,因为“千年人参榨汁”的门槛更高。

大脑对负向信息的偏好

从生存本能上来说,我们更容易关注负向信息。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在非常时期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都面临着不确定性,面对庞杂模糊的舆论环境,往往更容易相信那些有“威胁性”的负面消息。所以,「5G 会让生活更美好」和「5G 辐射致癌」之间,后者会有更多人关注,「经常熬夜容易猝死」和「早睡有益身体健康」之间,前者更容易唤起情绪。

生动细节更易被接受和传播

比起真相,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符合自己认知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繁忙的生活节奏,让我们很难独立思考。而网络信息经过再加工,往往情节生动、浮夸曲折,满足了大多数人的猎奇心理。有句话说:“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相比模棱两可、求证复杂的推理,简单粗暴、高效快速的谣言,更容易吸引眼球,从而被广泛传播。

03传谣-谣言是怎么传播起来的?

美国社会学家G·W·奥尔波特和L·波斯特曼曾总结过一个谣言公式:谣言数量 = 事件重要性 x 事件模糊性

也就是说,事件越重大、跟越多人相关,谣言数量就会越多;事件越模糊,谣言数量也会越多。当重要性与模糊性一方趋向零时,谣言也就不会产生了。后来,荷兰传播学者克罗斯将这一公式发展后提出:

所以谣言能传多远、多离谱,既取决于事件本身,也取决于受众的判断能力。

人们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参与到传播谣言的过程中呢?无外乎两个原因:

为了获得群体认同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指出:“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会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在群体压力下,尤其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个体的情绪极易被煽动。“大家都相信了,那我也就跟着信吧”,因为即使传谣带来风险,也将归为群体行为,责任共摊,而不再由个人独自承担

有趣的是,经验表明,为了使自己不被孤立,有时我们甚至说出与自己想法截然相反的话,以迎合更多人,即便这些行为在我们看来并非正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人成虎」:我们都知道街市上是不可能会有老虎出没的,但是架不住身边人不断传播发酵,我们的心底也就难免会产生怀疑,最后彻底相信街上真的有老虎存在。

所以有些看似很容易被拆穿的谣言,还是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造成人人恐慌,极大破坏了社会秩序。

为了社交和关怀

卡普费雷认为“谣言是一种情感交流,它会煽动到道德上的评论,引发个人的意见和感情上的反应”。[2]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网络谣言的传播。有些传播者并非对谣言坚信不疑,而是认为谣言内容很有趣,是令人好奇和惊讶的事情,作为社交话题与朋友或邻里间进行分享交谈

另外,我们也要警惕“关怀式”谣言。想想家族群里长辈们经常转发的链接,正文中往往使用大字号、粗字体,附加上“转给身边的家人”类似的语句,这就给转发这则谣言的人一种心理暗示:这些信息对亲朋好友有用处。人本能地趋吉避凶,对风险更敏感,出于对亲人和朋友的关心,以为只是个简单的随手转发,却进一步助推了谣言的传播扩散。

04辟谣-我们怎么抵御谣言的干扰?

卡普费雷在《谣言: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一书中说过:“在每次新的信息都含糊不清的情况下,这个信息就会接受下一个听众对它做出的个人解释。”[2]

这就告诉我们,公众在传播谣言时往往只在意自己的预期,内容真伪其实并不重要。

玩过传话游戏的都知道,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很可能失真和变形。《武林外传》中有个经典桥段,李大嘴本来只是切菜伤了手指,却被小郭传成了切断手臂,接着越传越离谱,传到佟掌柜那里以为大嘴自杀了。

面对网络上似是而非的信息,不要着急下结论,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儿,等细节的补充还原后再判断。

台湾有位小学老师,在课堂上根据威尔史密斯奥斯卡掌掴事件,做了场小型社会实验[3]:

开始先不管学生是否已得知这个事件,老师直接告诉学生,主持人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拿嘉宾老婆的光头来谈论,嘉宾不爽,上台打了他一巴掌,请全体学生举手表态是否支持这一行为,结果是大约4成的学生支持;

然后老师播放了视频,学生得知他老婆是因病掉发,却被拿来嘲讽,这次支持的人达到了9成;

老师又告诉他们,主持人当时并不知道内情,威尔史密斯没有给对方解释道歉的机会,就直接诉诸了暴力,这时支持者又降回到了4成;

老师继续说,威尔史密斯小时候常看到母亲被父亲打,从此他发誓要守护家人,他的老婆因为患病曾封闭自己,好不容易走出来,这次的嘲讽很可能使他老婆再度受伤,这次支持率又飙高到8成左右;

老师继续说道:这是奥斯卡历史上首次出现暴力事件,主办单位正在考虑取消威尔史密斯影帝资格,他甚至还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这次表态大约5成人支持;

最后,老师统计了从头到尾没有动摇过投票结果的同学人数,大约不到1/4。

没有人能够做到事前全知全能,因此在参与公众议题时,首先需要避免立场先行。有句话说:“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心态,多听取各方意见,及时接收、整理、筛选新信息,不陷在老旧的谣言里。

谣言治理作为一个社会话题,是困难的;但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又是简单的。只要我们时刻保持怀疑态度,不确定时不要转发,多问几个问题:来源可靠吗?符合常识吗?信息足够全面吗?相信每个人都能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抖音平台愿与广大用户一起同心助力,除了通过大数据比对、拦截已经定性的谣言,以及对尚未核实的内容添加警示标签外,我们也将加大对谣言首发帐号的处置,并对转发谣言的帐号展开警示教育。同时进一步完善谣言内容日常收集、核实机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持续开展“精准辟谣”。

未来,我们也计划针对热点事件的相关存疑内容,为用户梳理事件发展脉络,提供多维度信息。通过跳转详情页,补充热点当事人及各方观点,帮助大家了解事情的全貌,更好地做出判断。

欢迎大家将希望求证的信息、想举报的不实信息、谣言线索,发送给“抖音辟谣”官方帐号核实,或通过视频右侧分享键-举报-造谣传谣,输入举报内容并提交,也可以发送详情至举报邮箱:feedback@douy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