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热网 > 生活 > 正文

​G105国道改建:“慢道”提速,映射中山交通升级“快字诀”

2023-11-30 07:06 来源:万热网 点击:

G105国道改建:“慢道”提速,映射中山交通升级“快字诀”

这两年,中山攻坚大交通建设的决心有多大、速度有多快,肉眼可见。作为中山境内真正意义上第一条现代干线公路,G105国道近十年来经历的两次大规模改建工程,或许是观察中山交通升级方向的一个窗口。

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编号以1、2、3开头,以1开头的国道,除国道112外,均以首都北京为起点,连接各重要城市。G105国道,就属于这一类。

今年4月15日,沙朗立交桥正式通车,成为G105国道南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车的首座跨线桥。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G105国道,连接首都北京与华南第一大城市广州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其政治意义与经济意义都是显而易见的。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G105国道在全国干线公路交通网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放眼全国观察,国道的线路规划有着明显的目的导向特征,那就是尽量缩短两个行政区之间的交通距离,节省交通时间,以直达运输为路线的基本方向,同时兼顾沿线重要经济点。

沿着这条干线公路观察中山市域经济,也有着同样的规律。被G105国道串联起来的,大都是工业重镇、经济重镇。过去数十年间,这些镇街依靠这条国道起步发展,未来仍然需要利用它实现高质量崛起。

位于板芙镇的G105国道迎宾大道跨线桥。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点,在经济社会发展节奏大幅提速的今天,国道也开始日益暴露出“慢”的缺点。平交化的传统公路建设模式,兼顾沿线各个节点的车辆分流,就意味着长距离的交通效率也将受到限制。G105,就是众多老国道变身“慢道”“堵道”的一个例子,近十余年来,改造G105国道的呼声在中山从未中断,可见民意之迫切。

如何提速?中山市探索改造G105国道的实践,前后跨越了十年历程。

2011年起,中山市先后启动的G105国道北段和南段改建工程。实际上,“改”的莫过于两个重点:一是提升标准、拓宽路面,二是开展平交路口的立交化改造。前者直接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后者则改变道路的分流方案,优化交通方式。

三乡花坛跨线桥是G105国道南段全线最长的新建跨线桥。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立交化改造方案,通过在平交路口建设跨线桥的方式,搭建起立体化的交通体系,让过境车辆可以直接越过地面红绿灯,达到了“过境不减速”的效果,让分流车辆和过境车辆的通行互不影响、并行不悖,实现了大幅提升通行效率的效果。

当前,中山紧抓“双区”建设的新机遇,大力攻坚大交通建设,彰显出重塑发展优势的重大决心。去年来,中山大力推动交通大会战,加速构建“四纵五横”高速公路交通网和“二环十二快”干线公路交通网,“快字诀”成为中山大交通建设的战略要义。

为G105提速,正是中山念好交通升级“快字诀”的具体行动。

“慢道”已经开始提速,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步子也迈得更快了。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何伟楠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作者】 何伟楠;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