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热网 > 生活 > 正文

​乌金是什么意思?乌金是什么元素

2023-10-08 19:20 来源:万热网 点击:

乌金是什么意思?乌金是什么元素

乌金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也称为黑金砂。它主要来自于黄牛胆汁中经过提取和炮制而成。乌金呈黑色,略带金属光泽,气味特殊,味苦。中医认为乌金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胆排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黄疸、出血、热毒病、皮肤病等疾病。乌金也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天然保健品,可以加入到烹饪菜肴中增加营养,同时提供各种益处。

一:乌金是什么意思

乌金_的词语解释是:一种拓本,纸色黑而有光泽。

乌金_的词语解释是:一种拓本,纸色黑而有光泽。拼音是:wūjīntà。结构是:乌(独体结构)金(上下结构)_(左右结构)。

乌金_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一种拓本,纸色黑而有光泽。明屠隆《考_馀事·帖笺·南北墨纸》:“南纸,其纹_,墨用油烟以蜡,及造乌金纸,水敲刷碑文。故色纯黑而有浮光,谓之乌金_。”

二、网络解释

乌金_乌金_,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一种拓本,纸色黑而有光泽。

关于乌金_的成语

兔缺乌沉因乌及屋屋上乌垂头_翼

关于乌金_的词语

乌鸦反哺乌鸦嘴乌衣之游乌纱帽因乌及屋兔缺乌沉乌飞兔走乌舅金奴屋上乌乌鸦喜谀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乌金_的详细信息

二:乌金是什么颜色的图片

铝合金乌金少带褐色那种颜色。

三:乌金是什么茶

(乌拉街的关帝庙)

乌拉地区历史

据当地史籍记载,乌拉街古称“洪泥罗”城,远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就生活在这里。乌拉街镇历史悠久,古迹传闻众多。

金天德年间(1149一1153)金海陵王在一个叫“洪尼”的地方建城,取名“哈恩呼贝勒”城,元末清初又称“布特哈乌拉城”,明末建国称“乌拉国”(今乌拉亍旧亍)。

明万历廿一年(1593),由叶赫国主纳林布录为统帅,汇合乌拉国等八部人马向建州进发,在古埒山一带展开拼杀,被建州首领努尔哈赤击败,统帅被杀,乌拉国国王满泰之弟布占泰被俘。

努尔哈赤关押布占泰三年之后,为瓦解海西女真将布占泰放回乌拉,恰遇满泰父子在吉林市北锡兰城修边壕时被村民所杀,布占泰继任乌拉国主。布占泰为感谢努尔哈赤不杀之恩和复国之德,将妹妹滹奈送与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奇为妻,几年后,布占泰又将姪女十二岁的阿巴亥送与努尔哈赤为妃,努尔哈尔遂送姪女与布占泰为妻。

努尔哈赤征服哈达辉发两部后,乌拉国受到威胁。便联合了叶赫,从而使海西女真与建州女真关系恶化。叶赫为了依附乌拉,便将叶赫美女东哥嫁与布占泰(后因被俘未果),后又欲附建州,又将东哥许与努尔哈赤,但东哥死话不允,更加剧了两地关系恶化。

明万历卅六年(1608),努尔哈赫发兵进攻乌拉,占领了宜罕山城(江密峰北忙牛河畔,布占泰见事不妙,恳请罕王停兵並发誓永远依附建州,並要娶罕王小女儿穆库为妻,努尔哈赤答应並撤兵。

明万历四十年(1612),努尔哈赤先后收服了除乌拉和叶赫两部外的海西其它部落,叶赫为联合乌拉共御建州而又将东哥嫁与布占泰,布占泰倒向叶赫,并用无矢箭辱射建州三女,三女暗告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大怒要征服乌拉。

同年秋,努尔哈赤出兵问罪,先攻金州城(乌西土城子),布占泰见情危机,遂向努乞和,努尔哈赤索其子为质方肯罢兵。布占泰不甘臣服,囚禁了建州二女(舒尔哈奇之女),建州举国愤怒。

转年(1613)正月,努尔哈赤率重兵进攻乌拉,克多城后在富尔哈(现富尔村)城与布占泰相遇,布占泰战败欲回乌拉城,这时乌拉城己被建州兵占领,布占泰见大势己去逃往叶赫,不久死去,乌拉国灭亡。

乌拉城中的乌拉那拉氏,人口四散,他们改姓伊尔根觉罗的“赵”姓和“那”等姓了。

乌拉街最早的城池为明初(十四世纪中后期)扈伦国主纳齐布录所建,称“乌拉洪尼勒”城。明嘉靖年间,纳齐布录七世孙布颜收复附近各部,在当时叫洪尼的地方建城,将城称乌拉。内城是紫禁城,由城主和贵族居住,外城由兵与民驻居。

1613年,乌拉国为努尔哈赤所灭。后金三年(1629)年,太宗皇太极为防乌拉|国东山再起,派纳音迈图(富察氏)携家属来任“乌拉地间嘎善达”,皇太极避讳乌拉国之称,易名为“捕打海嘎善”。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乌拉城因水患,房屋建筑被毁,经当时乌拉打牲总管穆克登(富察氏)奏请,在原城之东高埠之地建筑新城。人们把老城称“旧嘎”,把新城称“乌拉嘎善”(嘎善是乡或集市的意思)。乌拉嘎善逐渐演成“乌拉嘎”,因以前“嘎”与“街”谐音,又演变成“乌拉街”,50年代推广普通话,“乌拉街”又读成“乌拉阶(街)了。

这里出的最早皇后,孝烈武皇后(1590年-1626年),乌拉那拉氏,名阿巴亥。生于万历十七年,是海西女真乌拉部(今天吉林省吉林市北30公里的乌拉街满族乡)贝勒满泰之女。

乌金是什么意思?乌金是什么元素-第1张图片-

乌拉街名称的由来

东北有“先有乌拉街后有吉林”之说。

乌拉街最早的城池为明初(十四世纪中后期)扈伦国主纳齐布录所建,称“乌拉洪尼勒”城。明嘉靖年间,纳齐布录七世孙布颜收复附近各部,在当时叫洪尼的地方建城,将城称乌拉。内城是紫禁城,由城主和贵族居住,外城由兵与民驻居。

1613年,乌拉国为努尔哈赤所灭。后金三年(1629)年,太宗皇太极为防乌拉|国东山再起,派纳音迈图(富察氏)携家属来任“乌拉地间嘎善达”,皇太极避讳乌拉国之称,易名为“捕打海嘎善”。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乌拉城因水患,房屋建筑被毁,经当时乌拉打牲总管穆克登(富察氏)奏请,在原城之东高埠之地建筑新城。

人们把老城称“旧嘎”,把新城称“乌拉嘎善”(嘎善是乡或集市的意思)。乌拉嘎善逐渐演成“乌拉嘎”,因以前“嘎”与“街”谐音,又演变成“乌拉街”。

50年代推广普通话,“乌拉街”又读成“乌拉阶(街)了。

乌拉地区和其围前左右的一些满语地名

1、乌拉街:“乌拉”是满语“江”,“街”是满语“嘎善”的音变,是汉语“乡镇集市”之意,“乌拉街(该)”合译是“沿江的集镇”。

2、弓通:高埠之地。

3、公拉玛:兔子,指这里“兔子多”。

4、郎通:粘土地。

5、亚复:驿站,汉译“菜园子”。

6、富尔:原称“富尔哈”,汉语“杨树”。

7、汪拉玛:汉语译作“针”,这里指松花江江道窄且流急。

8、龙棚:汉意“腰刀子”,这里指江道漫弯。

9、博尔哈通:柳条通。

10、其塔木:汉意“光杆树”或“站干树”。

11、莽卡:沙丘。

12、塔库:胖头鱼。

13、舍岭:泉子。

14、查里巴:长满茅藤和芦苇的洼地。

15、锦州:沙狐狸。

16、大口钦:蝌蚪。

17、阿拉:小山岗。

18、舒兰:果实。

19、江密峰:山岗之间的村寨。

20、龙潭山:小鱼山,指山下盛产小鱼。

21:乌金:大林子。

22、亮甲山:“亮甲”是“宁加”的音转,汉意“蒺藜”。

23、唐尔屯:“桃尔”的音变,是“啄木鸟”或“叨木冠子”。

24、双印通:“双彦”的音转,汉意“黄色的柳条通 ”。

25、漂屯:满语“皮羊”的音变,意为“桦树”,现改名“前进”。

26、闹枝沟:集放木材堆成的垛。

27、溪浪河:鲤拐子。

28、金珠:生长杨树的小山头 。

29、一拉溪:汉意“第三”。

30、罗罗街:粘土地。

31、苍石:喜鹊。

32、舒兰(站):果实。

33、岔路河:水量较大的河。

34、哈达湾:江水遇山而转弯。

35、松花江:满语“松阿里乌拉”,意为“天河”。

满族文化网原创文章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