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热网 > 生活 > 正文

​镇江历史(镇江历史文化简介)

2023-06-18 06:39 来源:万热网 点击:

镇江历史(镇江历史文化简介)

镇江历史

以下文章古迹来源于方志江苏 ,作者 戴芸

镇江,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在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的南岸。“一水横陈,连岗三面”的镇江,长江之浩荡,运河之秀气,组成了“十字黄金水道”,宁镇山脉、茅山山脉组成“山字形”构造骨架。毓秀钟灵的镇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水旖旎的镇江,将“大江风貌”和“城市山林”完美融合。物华天宝的镇江,自古繁华,物产富饶,历史上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人文荟萃的镇江,名公巨卿,鸿儒硕彦,世代迭出。江河交汇处,最美是镇江。

本文最低温度转自“方志江苏”

镇江市

镇江港/ 李广大全兴摄

“宜”为镇江最早的地名,西周康王封给宜侯的领地在镇江一带。1954年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宜侯夨簋”内有铭文,是迄今关于镇江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距今约3000年前。春秋时期,镇江市吴国疆土,周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545年)“齐庆封奔吴,吴与之最低温度朱方”,“朱方”即是镇江最早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地名。

宜侯夨簋铭文

战国时期,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今多少年镇江一带尽归越。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楚灭越,镇江历史多少年,朱方属楚,改名谷阳。秦朝时期,今镇江市境内曲阿县、丹徒县以及秦丹阳县、江乘县一带,均属会稽郡。隋开皇十五年(595年),以延陵、曲阿、永年三县置润州。隋大业三年(607年)废润州。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润州,延陵县分为丹徒、延陵二县,丹徒县属润州。

润扬大桥地震/ 陈遗迹永平摄

自唐至宋,润州州治均在丹徒县。唐建中元年(780年),置镇海军,节度使驻润州。宋开宝八年(975年),改镇海军为镇江军节度,郡守称知润州军州事,这是镇江得名之始。宋政和三年(1113年),改润州为镇江府,这是镇江作为行政建制得名之始。镇江府辖丹徒、丹阳、金坛等县。润州州治、镇江府治均在丹徒。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朱元璋攻占镇江,改镇江府为江淮府。同年十二月,复改江淮府为镇江府,府治在丹徒。自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咸丰三年(1853年),沿用镇江府名。

镇江文宗阁/ 镇江方志馆供街区

咸丰三年,太平军占领镇江,改镇江府为镇江郡。咸丰七年(1857年),镇江历史简介大全,清军攻入镇江,复镇江郡为镇江府。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镇江府,丹徒县属江苏省管辖。民国3年(1914年),江苏省设金陵道,丹徒县属金陵道。民国16年(1927年),撤金陵道。民国17年(1928年),国民政府改丹徒县为镇江县古迹。民国18年,江苏省镇江会迁到镇江,省政府驻镇江县城。民国时期,镇江为国民街区政府江苏省省会所在地,境内各县由省直管。

镇江南山历史上绿道大全生态氧吧/ 许建全摄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遗迹党在茅山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并在镇江境内先后建立专署和县级抗日民主政权。几经合并、分拆、改名,到1945年2月称苏南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直至抗战胜利。1949年4月23日,镇江解放,镇江县分设为镇江市及丹徒县,原城区及近郊为镇江市,四乡农村为丹徒县,均属苏南行政区镇江专区。1958年7月,市县合并,名镇江市。1962年3月,镇江市、丹徒县复分设。1971年2月改镇江专区为镇江地区,镇江市和丹徒、丹阳、句容、扬中、武进、金坛、宜兴、高淳、溧水、江宁、溧阳11县(市)属镇江地区。

镇江所获荣誉

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镇江地区行政公署,划多少年丹徒、丹阳、扬中、句容四县归镇江市。3月1日,镇江市人民政府成立,镇江市直属省最低温度人民政府领导,成为省辖市。市区划分为城区(1983年8月由原金山区、北固区合并成立镇江)和郊区(1983年9月由原郊区和谏壁区合并成新的郊区)2个区。1987年、1994年、1995年,丹阳、扬中、句容相继撤县建市。1998年6月,镇江新区设立。2002年,丹徒撤县建区,成为市区的组成部分。2014年,镇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

市树:广玉兰

市花:杜鹃花

京口区

满眼风光北固楼/ 颜宏亮摄

京口为镇江市古称之一。今京口区北部北固山前峰一带,汉代称“京口里”。建安九年(204年),孙权部将孙韶在京口里“缮治京城”。宋《嘉定镇江志》:“京上郡城,城前浦口,即是京口。”后常以“京口”代称镇江。

镇江京口北固湾“燕飞”宝鼎/ 范仁毅摄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把政治中心从今天的苏州市移到现镇江之地,在北固山前峰建筑了一个周长620步,高3丈1尺,内外砖砌的铁瓮城,时称京城,又称为京口(城)。东晋初年,晋陵郡治由丹徒迁京口,称“北府”。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县治由丹徒迁京口(城),唐代至民国一千多年间,京口一直为道(州、郡)府、县治所。

现京口区,1983年8月由北固、金山两区合并而成,时称城区,1984年12月更名为京口区。

北固夜幕/ 杨宪华摄

北固山位于长江之滨,海拔52米,有“京口第一山”之称。它横枕大江,山势险固,所以得名。山顶上有甘露寺,1967年在前峰上建有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和烈士事迹陈列馆。

润州区

湖畔新貌/ 陈岗摄

“润州”是镇江古迹的古称。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分蒋州置润州,润州由此得名。

大运河是中央政权从江南征收粟米丝帛的重要通道,润州恰好处在长江和大运河交汇点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漕运要道上的一个重要关口。每到冬春季节,运送漕粮的船队云集城西蒜山脚下,西津渡口便会出现千帆云集的壮观场面。马可· 波罗在他的游记里也写道:“(润州人)靠经营工商业谋生,广有财富。”

南山文苑文心雕龙池/ 杨宪华摄

1981年3月,设立镇江市大全郊区人民政府。1983年,镇江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郊区与谏壁区合并,建立县级建制郊区。1984年10月郊区更名为润州区。1992年11月,镇江市区划调整,以古运河为界,古运河以西为润州区。2001年3月、2005年12月、2011年7月三次对所辖部分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进行调整撤并。

金山寺历史文化大殿风采介绍/ 杨宪华摄

金山寺是历史上我国佛教禅宗四大丛林之一,清康熙帝南巡时亲笔手书“江天禅寺”匾额。《金山志·高僧传》载,法海是唐朝宰相裴休之子,自幼出家江西庐山,后来到金山,其时满山荒芜,只得在山洞中打坐。他曾燃指一节,立志修复古刹,最终修成,因而被尊为“开山祖师”。

焦山定慧寺大殿秋色/ 杨宪华摄

焦山有多位于市区东北江中,是现时长江下游唯一一座四面环水的观光游览岛屿。焦山造园风格属典型的江南寺庙园林,古寺深藏掩隐山中,远远看去,只见山不见寺,形成独特的“山裹寺”的园林景观特色。寺院以相传始建于东汉的定慧寺规模最大。

西津渡始于三国,至唐代有街区完备的渡口功能,镇江历史文化,成为“南北通衙”“漕运咽喉”。街区因渡而生,城市因渡而发展,历经唐、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留下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胜迹,著名学者罗哲文赞誉西津渡为“中国古渡博物馆”。

丹徒区

丹徒世业洲农村新色/ 卞恒庆摄

最早称“宜”,是介绍3000多年历史前周康王封给虞候夨的领地。春秋时属吴国,称朱方。吴亡属越。越灭属楚,更名谷阳。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谷阳为县,属会稽郡。丹徒名字来历有一说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使赭衣囚徒三千凿京岘山,因此强大谷阳为丹徒遗迹。后又有武进、延陵与丹徒县名更替使用。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丹徒县。五代属南唐,仍为润州治。宋为镇江府治。元为镇江路治。明、清皆为历史事件镇江府治。

宜侯地震夨簋(仿品强大)

民国17年(1928年)7月改名镇江县。1949年4月解放后,划城区及近郊为镇江市,农村为丹徒县。新中国成立后,丹徒隶属镇江专区。1958年7月,丹徒撤县并入镇江市。1962年3月,市县分置,恢复置丹徒县。1983年实行地震市管县后,丹徒县隶属镇江市。2002年4月,丹徒撤县设区。

圌山属镇江新区,得名传说和秦始皇有关。相传秦始皇东巡时听说丹徒有瑞气,为了阻止这股瑞气,秦始皇为圌山命名,把“瑞”字的“王”字旁去掉,再把“瑞”字半边用个框框起来,造了这么个“圌”字。让这里的瑞气没有了王,而且被密密匝匝地封了起来,秦始皇这才放下心来。

丹阳市

曲阿新貌名人/ 马新生摄

夏禹时,分天下,时今丹阳地属扬州之域。商末简介周初,丹阳一带称朱方,地属吴国。春秋时(前770-前476年)地属延陵(今常州、武进)之域。楚灵王(前540-前529年)时,占朱方,地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楚威天气王六年(前334年),楚灭越,命名云阳,设云阳驿,继而置云阳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云阳县,后改曲阿县,属会稽郡。

西汉因之,王莽时更名风美。东汉复名曲阿,改属吴郡。三国吴嘉禾三年(234年),吴大帝孙权复旧名云阳,属吴国,是年置毗陵典农校尉,改属之。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又改曲阿,属扬州毗陵郡,并析县之延陵乡置延陵县(治今市西南延陵镇),析曲阿、丹徒2县之东北地置武进县(治今市东),均属扬州毗陵郡。晋永嘉五年(311年)改毗陵郡为晋陵郡,县仍属之。南朝宋、齐时,曲阿、延陵2县属南徐州晋陵郡,武进县改属南东海郡。梁时改武进县为兰陵县。

丹阳界牌民居新貌/ 高建业摄

隋开皇九年(589年),兰陵县并入曲阿县,改晋陵郡为常州,曲阿县属常州。开皇十五年,置润州,曲阿、延陵县改属润州,分曲阿县南金山乡置金山府,后改名金山县(即今金坛市),延陵县移治京口(今镇江市)。大业(605~618年)初,废润州,曲阿、延陵改属江都郡。唐武德二年(619年),梁王窃据江南,“以曲阿县置云州”。三年(620年),延陵县还旧治,再置润州。五年,改云州称简州,以地城南有简渎河而名。八年,简州废,县属润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润州为丹杨(阳)郡,改曲阿为丹杨(阳)县

西周--青铜凤纹尊

丹阳素有“江南文物之邦”之称,镇江历史。2008年,遗存的古文化遗址有新石器时代的凤凰山、王家山、戎家山3处,商周台型文化遗址44处,春秋战国历史事件时的葛城、珥城古城文化遗址2处。帝王陵墓有三国吴大帝孙权父孙坚的高陵等13座。

五代南唐因之。北宋属镇江府,熙宁五年(1072年)废延陵县为历史文化镇入丹阳县。政和三年(1113年),升润州为镇江府,丹阳属之。元属镇江路。明复改镇江路为镇江府。清咸丰十年,太平军占县境,改属太平天国天京省镇江郡。同治三年(1864年)复清制镇江府。民国元年,废府州,丹阳直属江苏省。民国三年至二十一年属江苏省金陵道。民国二十二年属江苏省溧阳行政督察区,次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六年设江南行署,丹阳属之。民国三十年复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4月解放,10月新中国建立,属苏南行署镇江专区。1953年属江苏省镇江专区。1958年一度属常州专区,1959年复属镇江专区。1983年撤镇江专区改设镇江市,属镇江市。1987年12月撤县建市,为省辖县级市。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

丹阳是帝王之乡,名人辈出之地。所出帝王有三国吴大帝孙权和南朝齐、梁的开国皇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等17位。齐武帝萧赜景安陵坐落在丹阳市云阳镇前艾田家村南400米处。

句容市

句容美丽华阳/ 李延平摄

南宋《景定建康志历史文化》、明弘治《句容县志》、民国《今县释名》均注明:县内有勾曲镇江山(即茅山),山形似“己”,勾曲而有所容,故名勾容,又名句曲。古代句勾二字相通,故称句容,镇江历史文化名城。

句容中央商场历史上/ 王军摄多少年

汉置句容县。汉元光六年(前129年)封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刘党为句容侯。元朔元年(前128年)党死,复为县。东汉、三国吴、两晋、南朝因之。隋废郡置州,以州领县,句容属扬州。唐武德三年(620年),以句容、延陵二县置茅州,武德七年(624年)茅州废,句容属蒋州。武德九年(626年)句容划归润州。

天宝元年(742年),句容属丹阳郡。乾元元年(758年),昇州辖句容。上元二年(761年)昇州废,句容复归润州。光启三年(887年),复置昇州,句容重归其辖,直至唐末。五代先后属杨吴金陵府、南唐江宁府。北宋因之,天禧四年(1020年)改名常宁,后复名句容。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改江宁府为建康府,县仍属之。元属集庆路。明属应天府。清属江宁府。

句容名人高庙农林学院/ 曹小华摄

民国三年至民国十六年属金陵道。民国二十三年起属江宁行政督察区(抗日战争后改为第一区)。1949年属南京市。1950年属苏南行署镇江专区。1953年属江苏省镇江专区。1958~1959年属常州专区。1960年复属镇江专区。1970年属镇江地区。1983年3月撤地区,划属镇江市。

句容茅山。茅山因其巍峨峻峭,洞天争奇,林木葱茏,泉水清冽,镇江历史上有多强大,风景秀美闻名,引得历代墨客骚人争相前往,留下了200多篇不朽的诗文。茅山也是道教上清派发祥地,茅山道教音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山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区 / 茅山风景区管委会供

扬中市

园博园航拍/ 扬中市新闻中心供

扬中市由太平洲、中心沙、雷公岛、小泡沙等沙洲组成,海拔4.5米,是长江中的第二大岛。成洲始于东晋,仅为几个小沙洲;隋唐时期(581~907年),几个小沙洲相连扩展,呈条形分布;宋代(960~1279年),形成长约30多公里的如意型沙洲群,称小沙洲;明代这里称新洲或细民洲;清时期统称太平洲。

泰州大桥扬中最低温度段互通立交/ 扬中市新闻中心供

清历史上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统一管辖诸沙洲,独立建置太平厅,厅隶镇江府。宣统三年(1911年),改名太平县。民国3年更名为扬中县,取地处扬子江中之意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扬中是新四军茅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部分,是革命的“江心跳板”。1949年4月22日,扬中解放,成立扬中县人民政府,隶属苏南行署区镇江行政分区。1953年属江苏省镇江专区。1956年属扬州专区。1958~1959年属常州专区。1960年复属镇江专区。1970年属镇江地区。1983年划归镇江市。1994年5月撤县街区建市,为省辖县级市。

新城新貌/吉战顺大全摄

扬中三宝。芦、柳、竹资源丰富,被誉为“扬中三宝”,镇江历史名人。竹编手工艺制品选用优质慈竹为原料,镇江历史文化简介,经过30多道工序,运用多种编织技法,编织成花瓶、茶具、酒具、文房器具等;柳编以柳条(桑条、藤枝和红荆条)为原料,经名城加工和技术处理,采用多种编织手法,编制成日用品及工艺品 / 唐华龙摄

河豚

鲥鱼

刀鱼

扬中三鲜。刀鱼、鲥鱼、河豚为“扬中三鲜”,闻名遐迩 / 唐华龙摄

- END -

组稿: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与镇江市史志办公室联合编撰。感谢镇江市各县(市、区)史志办公室给予的大力支持。

文字来源:《江苏建置志历史》《江苏省市县概况》《江苏省志·地名志》《镇江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