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热网 > 生活 > 正文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2023-05-13 04:18 来源:万热网 点击: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伙计们,我敢打赌,你们一定想知道为什么七八十年代的译制片总有一股浓浓的翻译腔,哦可怜的小家伙们......

我是说,我亲爱的朋友们,我向圣母玛利亚保证,今天一定要给你们解释清楚了。如果说不好,就请用靴子狠狠地踢我的屁股。你瞧,因为我是一只愚蠢的土拨鼠。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咳咳咳,下面恢复正常。

前段时间,芒果台出品的一档名叫《声临其境》的节目,展示了配音的重要性。可以说,一个好的配音演员,完全可以被称为艺术家。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众多配音中,译制片中的翻译腔可谓独具特色。

甚至有网友总结出了高频词汇。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本着进取求知(拼命吸粉)的精神,接下来和大家唠唠关于译制片翻译腔的那些事。

一.为什么会出现译制腔?

首先,先划个范围,本篇主要讨论英语翻译成汉语这一翻译类型。

毕竟还有“TVB腔”、“日式翻译腔”(这个也超好玩)、“韩剧腔”、“台湾腔”等各种腔。小编力有不逮,此处就专门击破欧美电影的“译制腔”。(表示已经不认识“腔”这个字了)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中国译制片起源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当时大上海大戏院公映了由华侨译制的影片《一舞难忘》,由此成为中国译制片配音的一个开端。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格局只要由三大国营制片厂组成:东北电影制片厂、北平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

因为此时与苏联交好,所以大部分翻译的都是苏联电影。

译制片的辉煌出现在八十年代,主力是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经典译制片,如《佐罗》、《追捕》、《虎口脱险》等。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此时也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配音演员,如邱岳峰、赵慎之、童自荣、刘广宁、乔榛、丁建华等。

那些个听起来很奇怪的翻译腔,也是这个时候出现的,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翻译腔是二次编码的产物,要从翻译(文本转换)和腔(声音演绎)两个过程来理解。

而在台词呈现和配音呈现的过程中,有一个词经常被提到,那就是“陌生化”。

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外国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极其陌生的。

陌生就容易产生好奇心,有好奇心才会去探索。

就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尼(Seamus Heaney)所说的那样:

译者应适当抛弃语言的一般表达方式,将目的语的表达方式变得‘陌生’,以更新读者对语言新鲜感的接受能力,使原作中的差异能够传达出来,以促进不同民族间相互理解和交流。

在这一原则下,早期的译制片对原片中的常用语几乎都选择了直译,于是就出现了开头提到的那些“老伙计”“愚蠢的土拨鼠”之类的用语。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对口型。

我们看字幕原声电影的时候经常会发现,电影里人物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结果底下中文字幕只有短短几个字。

有字幕,就无所谓口型对得上对不上。

但在配音的时候,中文必须和人物的口型一致,不然有些强迫症患者(比如小编),就会看得异常焦躁。

因此为了口型一致,翻译还有配音的时候,就会刻意拉长句子,缩短句子,或者拖长音节,或者增加语气词来减慢语速。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虎口脱险》片段

这样一来,自然听起来会非常古怪。

比如“I don’t know how to explain it.”这句话,完全可以翻成“我不知道”,但这样一来,口型对不上啊。

因此只能开启翻译腔模式: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释这件事。

瞧,嘴巴张合次数大差不差,就不影响观感了。

值得注意的是,观众熟知的老配音演员,如童自荣、毕克译等原先都是话剧演员,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在译制片配音领域摸索。

这种从业背景,使得译制腔自带抑扬顿挫的话剧气息。

不仅如此,细心的朋友应该能发现,八十年代的影视作品或多或少都有一股戏剧腔,原因亦然。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二、译制腔的价值

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译制片配音凝结了老一辈配音艺术家的无数心血,无疑拥有巨大的艺术价值与传播价值。

艺术价值方面:

配音演员在配音的时候中,不仅要充分理解影片的故事背景、人物的思想活动与感情世界,仔细揣摩原版人物的艺术形象特点,还要与原声保持完全一致的语调、口型,用本国语言呈现出外语片原生态的艺术效果。

配音过程本质上就是艺术再创造。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如果说演员是对剧情的二次加工,而配音就属于第三次加工。其最高的目标就在于传神,用本族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原片所要求的艺术效果。

这样做出来的成品,艺术价值之高可想而知。

传播价值方面: 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期出现的许多优秀的译制片,如《复活》《阴谋与爱情》《卡桑德拉大桥》《尼罗河上的惨案》《远山的呼唤》《追捕》《简·爱》等,使得一大批国外经典电影为中国大众所知。

配音的出现,使得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原片的“文化折扣”,最大程度地为不熟悉外语的观众传播了西方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价值理念,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这些经典译制片作品也成为几代人心中的美好回忆。

三.上面那种译制腔现在为什么看不见了?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译制片风光不再,字幕代替了配音。以前那种略显古怪的翻译,在现在的90后、00后看来,已经是老古董了。

当然,这种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

1.时代的进步

在留学出国已经司空见惯、国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更强的今天,外国已经不是什么触不可及的地方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地球村已经出现,上面提到的“陌生化”已经不必要了。(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在做政治试卷)

同时,90年代盗版的猖獗,国外大片往往没经过翻译就已经在国内广泛传播了,配音的速度还跟不上传播的速度。

再加上英语的普及,受教育程度的广泛提高,让观看原声影片逐渐成为主流倾向。

例如1998年引进中国的好莱坞巨作《泰坦尼克号》便出现了原声影片。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它在收割3.6亿票房的同时,影片中的经典台词也随之家喻户晓。

如:

You jump,I jump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I'm the king of the world !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2.体制改革和人才缺失的原因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译制配音事业从过去的计划性、体制性的模式,逐渐转变为市场化的运行模式。

在计划型模式下,译制片的导演及配音演员都是译制厂的职工,不论是否有译制任务,都按月领工资(铁饭碗),比如八十年代的上海电影译制厂。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老艺术家们有足够的耐心精力和时间,去仔细打磨配音技巧,因此出现了一大批极其优秀的配音作品。

比如邱岳峰与李梓配制的《简爱》,毕克与杨成纯配制的《追捕》,乔榛与李梓配制的《叶塞尼亚》,童自荣配制的《佐罗》等经典,都是中国电影文化的巨大财富。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音乐之声》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叶塞尼亚》

然而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电影译制片没有自主经营权,只是作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生产加工车间而存在,经济收入非常低。这样一来,工作人员也就缺乏热情,干活不卖力,配音水平跟不上观众水平的提升。

现在的译制片厂是不需要配备大量配音演员的,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根据配音角色的需要采取临时性聘任制。于是衍生出了一个工种——棚虫。他们大多是兼职配音,不像之前老配音师们一样精雕细琢,往往一天能配十多部作品,自然无法保证质量。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而且引进大片们为了避免盗版损失收益,留给配音的时间大多都非常短。

人才缺失,水平大幅下降,配音片不受待见也就可想而知了。

3.技术设备的限制

国外的电影,尤其是好莱坞大片,对音响制作效果极为重视,采用的都是最先进的音响技术。尤其是《指环王》系列,《变形金刚》系列,《阿凡达》等特效大片。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变形金刚》

新世纪初期,我国相对滞后的配音技术和艺术水平,在对译制片的音响效果进行后期加工时,很难对影片中原有的音响效果进行全部还原,影响了观感。

当然,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的音效技术已经由过去的”模拟信号“转换成了”数字信号“。也就是说现在译制过来的影片,从音响效果的音质、层次到影片画面的清晰度,在技术层面上是绝不会再影响视听效果。

4.观看方式的变化

在今天,影院已经不是观众的唯一选择,更多的移动终端,如手机、电脑、平板等,给了大量网络受众更多的自由。

众所周知,电影意象以制造幻觉为终极追求。

在大银幕上看电影,观众必须在图像和字幕之间不停地转移视线,甚至有时连字幕都看不完,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观众全身心投入。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而这种冲突在小得多的手机屏幕、电脑屏幕上得到了缓解,字幕的干扰被降低到了可接受的范围。

同时,越来越多的大片意在制造视觉奇观,这种效果只能在影院内才能看出。这类电影实际上字幕的难度也非常低,对观众造不成什么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译制片的存在也就可有可无了。

以上的四点,就是导致译制片、翻译腔大量消失的原因。但这并不代表,配音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四.配音为什么不会消失?

首先,对于不熟悉英语的人来说(比如儿童、老人等),译制片依旧是更好的选择。

并且哪怕是相对高层次的观众,依旧有get不到的生僻俚语和表达习惯。这时候,符合语境的配音,可以最大限度还原原片的语境。

其次,明星配音的出现。

一方面,影片可以借助明星配音阵容来增加人气,营销造势。

比如好莱坞动画片《美食总动员》,邀请了何炅、谢娜、维嘉进行配音,使得配音版抢了原版的风头。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另一方面,通常情况下(当然会出现意外),影视明星都具备一定的表演经历和能力,因此在对声音的演绎上会更加贴近原版的效果。

例如张国立曾给《海底总动员》中的小丑鱼爸爸配音。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陈佩斯也给《爱宠大机密》的兔子小白配过音。

译制腔的由来「译制片中翻译腔的源起和衰落这篇文章里都有答案」

《功夫熊猫》《冰川时代》等知名动画片引进国内时,都有全明星版配音阵容,配音效果备受好评。

五.结语

总之,译制片中辨识度极高的翻译腔,是特定时期下文化传播的产物。随着时代发展,它会走向没落,也是大势所趋。

每个时代都会诞生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

有时候,我们怀念一个时代,也是在怀念那种认真的艺术创作态度。

参考资料:

陈琳. 论陌生化翻译[J]. 中国翻译, 2010

肖爱云.中国影视配音行业发展历程及趋势

张丹若.论当前译制片配音存在的价值和发展前景

尼玛卓玛.中国电影译制片的配音问题

栾晓.浅谈当下中国电影译制片的配音问题

蒋明明.电影译制片配音衰落的传播学解读

张乐.生存还是灭亡——译制片配音前景探究

文/倒映电影作者:映映原创

文章著作权:倒映电影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倒映电影,一个专注于深度解析的自媒体,如果喜欢我的话,记得关注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