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热网 > 生活 > 正文

​日本核污水将在8月下旬排海!核污染水排放后海鲜还能吃吗?

2023-11-21 21:09 来源:万热网 点击:

日本核污水将在8月下旬排海!核污染水排放后海鲜还能吃吗?

小编上一篇写到日本政府预计最早在8月下旬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经过处理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57天可扩散到太平洋。

日本海底拖网捕鱼作业于9月在位于东京东北部的福岛附近海域开始,

日本政府计划在捕鱼季开始前排放核污染水。那么日本核污水将在8月下旬排海!核污染水排放后海鲜还能吃吗?

大部分网友对于核污染水排放非常担心

坚决加入“不吃海鲜”的列队中

也有部分网友认为不可能一辈子不吃海鲜

觉得没必要“杞人忧天

核污染水是什么

核废水一般是指核电站排出的废水

,其中包含接触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废水和用于冷却的海水。

核污染水的产生
01

放射性废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水。

02

设备故障或人为操作不当导致废水产生。

03

核电站无法收集和回收利用的废水。

04

核电站设备冷却后冲洗、厂房冲洗、树脂再生冲洗等产生的废水。

核污染水对人体的危害
01

对于发育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可能导致发育畸形。

由于发育阶段本身就属于对外界刺激敏感的阶段,而核辐射引发的一系列电离反应,无论是在核酸层面还是在蛋白质层面,都会导致个体发育受到影响,进一步导致畸形。

02

于普通人群,可能诱发癌症。

核辐射可引发基因变异,如果基因变异恰好发生在一些重要的位置,导致这些基因的修复能力下降,结果就可能引发细胞内的DNA错误积累。

核污染水排放后

海鲜能吃吗?

虽然是国产海鲜,但如果其产自受核废水污染的水域,肉质中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质。

然而,仅仅存在污染风险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食用,我们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监测,并确保符合标准后才能食用。

自福岛核事故以来,我国已经对从日本进口的食品制定了严格的检测标准。

我们要求从日本部分地区进口的食品和饲料必须提供由日本政府出具的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证明和原产地证明。各地的检验检疫机构也必须对进口食品进行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后才能允许进口。

7月7日,根据新华网报道,

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

这么做的理由非常简单:

第一,为了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

第二,保护中国消费者进口食品安全。

除此之外,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严格审核随附证明文件,强化监管,严格实施100%查验

,持续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监测力度。

对于部分源于日本进口的海鲜,建议大家适量消费,尽量控制摄入量。

尤其对于沿着洋流方向和鱼类洄游路线的海产品

,如鱿鱼、秋刀鱼、鳕鱼、银鳕鱼以及明太鱼等,可能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3个月的休渔期加上台风的延迟,把爱吃“活鲜”的沿海居民吊足了胃口,希望大家不要

过度担心,

只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海鲜,符合国家检测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当然,我们仍然需要保持警惕,但不必过分忧虑,尽情地享受“舌尖上美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