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热网 > 生活 > 正文

​宇文邕怎么死的,宇文邕怎么退位的

2023-09-23 13:11 来源:万热网 点击:

宇文邕怎么死的,宇文邕怎么退位的

本文目录

1.宇文邕怎么退位的 2.独孤天下宇文邕结局是什么 3.宇文邕为什么早死百家讲坛 4.北周武帝宇文邕怎么读

宇文邕怎么退位的

宇文邕之死:宣政元年(578年)宇文邕率军分五道伐突厥,未出发即病死,时年36岁,谥号为武帝,庙号是高祖。 高长恭之死:公元565年的一天,高纬在与兰陵王谈及邙山之捷时,颇有人情味地说道“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兰陵王听到自己的皇弟如此心疼自己,内心不免激动、热乎,深情地回了一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正是这句表亲近、表忠心的话为他招致了杀身之祸。史载:“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因为在小心眼的后主高纬看来,家事是我高纬的,不是你高肃可以随便说的。开始猜忌拥有兵权的兰陵王是否想取而代之,想把“国事”变成“家事”。

兰陵王说错话后,深感大难将至,整日惶恐不安,尽管一再低调行事,刻意淡化自己,但终是躲不过“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悲剧宿命。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使者看望皇兄高肃,送来的礼物竟是一杯毒酒。兰陵王悲愤至极,对自己的爱妃郑氏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郑妃劝他说:“何不求见天颜?”天真的郑妃以为可能只是兄弟之间的一场误会,只要高肃向皇帝求情,就可能讨回性命。而兰陵王自己心里明白,向后主高纬讨个说法根本没有用。一年前,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重臣老将斛律光,不也是无辜被引诱入宫、用弓弦残忍勒死的吗。万念俱灰的兰陵王,扔下一句“天颜何由可见”,遂将鸩酒一饮而尽,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个乱糟糟的世界。死前烧掉所有债券.其时,兰陵王仅30岁,死后被安葬在都城邺(今邯郸临漳县境内)以西。重要军事统领兰陵王的遇害,预示着北齐王朝的行将终结。四年后,失去了军事支柱的北齐王朝被北周皇帝宇文邕灭掉,高氏子孙几乎全遭屠戮。

宇文邕怎么退位的

独孤天下宇文邕结局是什么

宇文邕因病去世。

宇文邕成为皇帝之后,国家内部国泰民安,外部也在拓展着疆土,在众多国家中,北周是实力很强的,他先灭掉齐国,后来又讨伐突厥一族。

就在北周最兴盛时期,宇文邕竟然染上了重病,病情越来越加重,最后宇文邕在洛阳宫中去世,那时候宇文邕才三十六岁。

宇文邕怎么死的,宇文邕怎么退位的图2

扩展资料

宇文邕的功劳

宇文邕当皇帝的时候,大力大力发展国家的经济,改善了百姓的生活,还大力发展军事,参军的家庭都给了很好的待遇,北周军事实力日日增强,后来也就借着机会除掉了齐国,为当时的统一更进一步,建德五年,北齐灭亡,北周胜利。

宇文邕能做好皇帝,和他本身是离不开的,宇文邕为了能治理好国家,主动体验百姓的辛苦,每天勤俭节约,从来不过奢靡的生活,他还让全体官员都如此,要求勤俭节约为主,当时的政治界都非常的清廉,没有贪污腐败的现象,这种好皇帝可惜死于疾病。

宇文邕为什么早死百家讲坛

史书短短的记载甚至连这位皇帝的死前症状也没留下来,这也许是个无人能解的谜。但结合当时的情况,有三种可能:

1、鲜卑权贵的谋害,因为宇文邕生前大量解放战争中掠夺的奴隶,使这些奴隶获得了自由身。同时他还压制鲜卑权贵,尤以其弟卫王宇文直为代表,最后逼得宇文直造反被杀。鲜卑权贵们有可能不满其做法而谋害他;

2、太子宇文赟下了毒手,因为这对父子的关系紧张到了极点,如果宇文赟不下手,宇文赟的弟弟们长大成人,宇文邕迟早会废了他的太子位,那样只能是死路一条。在此情况下,宇文赟只有孤注一掷,先下手为强。

3、宇文邕真的患了重病,病死在征途中,因为此前的公元五七五年征讨齐国途中,宇文邕曾经因病停止了战争,退回长安休养,待第二年病好后才再次出征灭了齐国。

宇文邕怎么死的,宇文邕怎么退位的图3

扩展资料:

1、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小字祢罗突,汉化的鲜卑族,祖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生于同州武乡(今陕西大荔)。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母文宣皇后叱奴氏(叱奴太后),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武成二年(560年)至宣政元年(578年)在位。

2、宇文邕十二岁时被封为西魏辅城郡公。周闵帝宇文觉继位时拜大将军,出镇同州(今陕西大荔)。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官任大司空,封鲁国公。宇文邕聪明有远识,性果决,有智谋,能断大事。

3、武成二年(560年)四月,在宇文护的拥立下,即帝位。建德元年(572年)终于诛杀权相宇文护,独掌朝政。后继续推行均田制,改进和发展府兵制度,将府兵指挥权从中外都督诸军事府收回由皇帝掌握,并开始招募均田户农民充当府兵,扩大兵源,充实军事力量,准备兼并北齐。

4、建德二年(573年),周武帝下令吸收均田上的汉族农民充当府兵。当兵本人可以免除租调和徭役,他们的家庭在三年内也可以不交纳租调和服徭役,原来为地方豪强大族所控制的农民,现在直接为朝廷所掌握。这是周武帝对府兵制所作的一项重大改革内容。

5、建德五年(576年)十月,复领兵七路攻齐。建德六年(577年)正月,率军乘胜围邺,一举攻陷,俘北齐后主父子,灭北齐。[2]宇文邕在位期间,摆脱鲜卑旧俗。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宇文邕生活俭朴,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

6、宣政元年(578年)五月,周武帝率诸军伐突厥,五道俱进。因病诏停进军。六月,疾甚,还军长安,当月病逝,年仅36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孝陵,传位长子宇文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宇文邕

北周武帝宇文邕怎么读

宣政元年(578)宇文邕率军分五道伐突厥,未成行而病死。只活了35岁。宇文邕病死于行军途中,葬于孝陵。孝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陈马村东南约1000米处。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汉化鲜卑人,小字弥罗突,公元560—578在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宇文邕是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从小就得到宇文泰的喜爱,常对别人说 “成吾志者,此儿也。”

宇文邕生活俭朴,诸事希求超越古人,对宇文护及北齐所修过于华丽的宫殿一律焚毁,对下严酷少恩,但果断明决,耐劳苦,征伐时躬亲行阵,得士卒死力。齐境有北魏所俘河西人世为厮役的杂户,周境有从东魏及南朝梁江陵俘虏的良人没为奴婢,他都赦免良人。

宇文邕是我国历史中的一位少数民族杰出的英才之主,历史看似要赋予他机会,却最终没有给予他时间。

人们都认为是隋文帝杨坚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宇文邕这个名字,别人对他都是那么的陌生。我们不应该忘记是他灭了北齐,使整个北方成为一体,完成了局部的统一,他要完成全国统一的愿望就在眼前的时候。不幸英年早逝,年仅35岁,留给后人的只能是遗憾。后继者的无能、残暴注定了大周政权不能完成历史的使命,也暂时推迟了中国统一进程。

公元575——577年武帝出兵灭北齐。

武帝勤与政事,生活简朴,能和将士同甘共苦,并且不好色,后宫妃嫔仅有10余人。可惜英年早逝,“平突厥,定江南”的计划最终没有实现。

北周武帝宇文邕怎么读

以上就是关于宇文邕怎么死的,宇文邕怎么退位的的全部内容,以及宇文邕怎么死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